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 為空巢老人提供養老服務,是我國養老服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這兩年,萊州市沙河鎮路旺原家村,打造了一種被稱為“時間銀行”的新型互助養老模式。那什么是“時間銀行”呢?
6月20日下午,在萊州市路旺原家村官鳳美的家里,身穿志愿者紅馬甲的原公美正在幫老人清洗衣服。對老人來說,眼前的志愿者雖然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但對自己的照顧照樣親。
萊州市沙河鎮路旺原家村81歲老人官鳳美說,自己家里有啥事都不用說,志愿者們就來了,自己拿不動的、做不了的,志愿者都幫著做了。自己感謝共產黨、感謝村里的領導,這個互助養老模式太好了。
而對這些志愿者來說,參加養老服務也給自己攢下了養老的本錢。把手頭的活干完后,原公美來到村里的時間銀行,把公益時間存了起來。這次養老服務讓原公美在“時間銀行”里又積累了60分。在專門管理“時間銀行”的平臺上,記錄了各個志愿者每次服務的日期和內容。目前村里已經有300多名志愿者參與到了互助養老的活動中。
萊州市沙河鎮路旺原家村村民朱文英認為,現在幫別人,以后自己老了以后就有人幫助自己。現在自己怎么幫助他們,一代一代傳下去以后,他們就會幫助自己更好。
低齡存時間,高齡換服務,這就是萊州市打造的互助養老“時間銀行”模式。在“時間銀行”里,老人、殘疾人和帶嬰兒的媽媽等,都可以注冊為被扶助對象。有行為能力、有愛心的居民都可以注冊為幫助他人的“愛心使者”。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路旺原家村的養老互助活動一呼百應,村風越來越好。
萊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程楊評價路旺原家村:“鄰里互助的這種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我們的志愿服務當中,村子里形成了一種向善向上的文明力量。”
閃電新聞 王曉龍 萊州臺倪永鑫 呂浩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