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近日,隨著呼和浩特公積金中心區塊鏈“數字卡包”正式上線運行,“數字黃河鏈”又加入了新朋友,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省內沿黃公積金中心和呼和浩特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實現了“鏈”上互通,標志著“數字黃河鏈”支撐“跨省通辦”場景應用取得新成效。
“數字黃河鏈”是黃河流域省市公積金中心協同共建共享共用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明確數據所有方、使用方權利,繳存職工自下而上地申請使用數據,可有效促進數據自主使用。繳存職工可依托“數字黃河鏈”獲取公積金異地繳存使用證明、公積金繳存證明、公積金貸款結清證明,實現業務跨區域“無證明”通辦。
據了解,鏈上可申請數據170多項,已累計查詢38.21萬次,并已實現與22家銀行的數據對接,聯合商業銀行為繳存職工或企業發放貸款552.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呼和浩特市上鏈更標志著數字黃河鏈由省內拓展至省外。省內沿黃9城市已于2022年上線黃河鏈。呼和浩特的上鏈,實現了內蒙與山東省沿黃城市公積金數據共享,雙方辦理異地公積金業務時,無需攜帶紙質材料,只需通過公積金數字卡包申領相關證明和婚姻、不動產登記等數據,通過“掃碼”或“轉賬”的方式提交即可實現業務的快捷辦理。據了解,寧夏也將全區公積金上鏈。
“在實現公積金行業數據共享應用的基礎上,‘數字黃河鏈’將會延伸覆蓋婚姻、戶籍、民政、房產交易、不動產登記等高頻應用數據,搭建以公積金業務為基礎的骨干數字通道,積極探索公積金數據要素化,通過精準授權,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數據惠民。”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主任楊永斌說,下一步濟南公積金中心將進一步推進“數字黃河鏈”建設進程,省內鏈接膠東、魯南經濟圈,東西形成跨越黃河全流域的數字大通道,再進一步南北延伸,持續擴大“數字黃河鏈”朋友圈,充分發揮數據通道作用,助力公積金業務“全域通辦”、沿黃城市一體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