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6日訊 16日上午,濟南鴻騰國際酒店二樓的一間會議室里,科學技術界的政協委員們正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建設科教強省人才強省,深入推進“十大創新”行動,發展高質量教育,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2+N”人才集聚雁陣格局,創建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爭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的引進,小組里的政協委員不少都是來自企業,這正是他們關注的焦點。省政協委員李儲林表示,“由于人才流動,需要建立科研誠信體系。李教授簽了三年合同,到了三年,你說他走了對還是不對?”緊接著,省政協委員李盛英講述了自己的觀點,“無序的或者惡意的人才流動還是要去控制的。”
會議室內,有4位政協委員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負責人,省政協委員王兆連今年帶來了企業科技創新等8份提案,他說,“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要設立區域性的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給人的感覺就是足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對民營經濟,特別是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高度重視。”
一上午的討論,意猶未盡。省政協委員王兆連和鞏端洲挽留住了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教授李克文,三個人在會議室里繼續開起了“小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山東將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濟青人才集聚平臺,用好頂尖人才引進“直通車”機制。深入推進泰山、齊魯人才工程,開展青年人才集聚專項行動,吸引青年人才70萬人以上。實施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打造5家科教融合協同育人聯合體,加大工程碩博聯合培養力度,辦好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深化百萬工匠培育行動。完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機制,讓各類人才放開手腳、創新創造。
兩位來自企業的委員向李克文講述了民營企業引進人才的實際難處,詢問民營企業如何引進人才,才能在市場浪潮中站穩腳跟。李克文根據他們的講述,提出了幾點自己的建議,“科技創新企業,尤其是民營的中小企業,在人才需求方面還是很迫切的,第一個從我們聯合培養的角度,讓一些研究生能提前進入企業,參與企業有針對性的科研,為企業培養后備力量。另一方面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聯合攻關,同時要有意識地去培養自己的隊伍。”
省政協委員鞏端洲深受啟發,他告訴記者,“我們一致認為,首先是加快人才引進,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其次作為科技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研發實力方面如果想再提升的話,就是加強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合作,來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研發能力和水平。再一點就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因為發明專利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保護企業發展的一個有力武器,下一步我們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在行業內爭取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