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日訊 “科學研究,在一開始看似是興趣,越研究你越會發現是一種責任。”這是史宏達經常對學生們講的一句話。
史宏達是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教授、山東省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作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史宏達始終謹記科研報國的情懷,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在綠色智慧海岸工程的科學研究工作中攻堅克難,不斷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譜寫了一篇篇以工興海的藍色華章。
扎根海島30余載 以工興海譜華章
偏遠海島供電,由于最大負荷有限、輸送距離較遠、島嶼面積狹窄,鋪設海纜在技術與經濟方面成本高昂,一直以來是世界性難題。我國擁有近7000個海島,如何保證海島的供電用能是一個值得探究的重大課題。
“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在過去的17年時間里,結合我國海洋能資源充沛的特點,史宏達帶領團隊毅然開啟了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探索之路。
他基于我國海域遼闊、島嶼眾多、海洋能資源充沛、能源利用需求迫切的現狀,在波浪能量密度低、轉換難度高的條件下,解決了海浪能量捕獲、轉換等一系列關鍵問題,在國家有關項目的支持下,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一系列原創性成果,包括波浪與潮流能高效發電、多能互補智能電源等裝置與技術,攻破了“小浪無功,緩流低效,出力不均”等卡脖子難題。
此外,史宏達提出了我國“海能海用”理念,采用多能互補方式為海島供電,技術成果應用于青島齋堂島,建成了國內首座海洋能多能互補海島電站。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技術能復制到其他海島上,給當地的漁民、駐軍以及前去旅游觀光的游客提供便利條件。這樣海島的能源供給就不會依賴于長輸的電纜,國家的投資就會得到節約。”史宏達說,這些能源都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用綠色能源點亮藍色海洋”是他和團隊堅持不懈的夢想。
“分享,是科學研究的一種美德。”史宏達和他的團隊不僅把自己成功的經驗與同行分享,還把自己失敗的教訓告訴同行,提醒他們少走彎路。一直以來,這種實事求是、開放包容的科研態度贏得了同行的尊重,大家都愿意與史宏達的團隊合作。
從我國海洋能領域唯一的“863計劃”主題項目到我國海洋能領域的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及相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為我國海洋能科學研究的“領頭羊”,史宏達始終如一,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孜孜以求,勇攀高峰。他十年前提出的“海能海用,就地取能,多能互補,獨立供電”的先進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逐步成為業內共識,并被收錄進國家《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成為指導我國海洋能開發利用的重要原則。
三尺講臺勤耕耘 甘為人梯育桃李
“我愿是一支梯子。”史宏達經常會這樣表達自己對“教師”這份職業的詮釋。他說,梯子不僅自己能夠到高處,還心甘情愿地讓別人踩著自己登高望遠。“所以,我們應該有成就,我們更應該成就學生。”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33年來,史宏達扎根講臺、為國育才,在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的征程上堅持不懈地貢獻智慧和力量。
談起史宏達主講的《港口規劃與布置》課程,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子都贊不絕口,稱其為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的“王牌”課。史宏達的課堂總是呈現這樣一番景象:講臺上,他激情洋溢,侃侃而談;講臺下,學生全神貫注,聽得如癡如醉,有時他可以連續板書3個小時不停歇,把人類科學思想產生的過程告訴學生,即使對于最基本的公式、定理都可以讓學生獲得新的認知和理解。
圍繞國家海洋工程發展需求,聚焦工科應用性強的特點,史宏達積極倡導推動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實習實踐基地遴選與建設方面別出心裁,極大地激發了從本科生至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活動,學生們科研熱情迸發,創新活力倍增。
33年來,史宏達始終恪守“教育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但卻鑄魂成器,擔當天下”的執教格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他共培養博士研究生15人,碩士研究生57人,為5000余本科生授課,執教數載,培養出了1名長江學者、2名杰青、1名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他們都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海洋工程事業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為師不易,要修煉,讓自己高尚到君子慎獨,又深刻到理從心生;要與學生共同成長,讓他們體會到你的陪伴,記住與你相處的美好時光,這就是使命!在不斷付出與示范中改變年輕人的命運,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史宏達說。
截至目前,史宏達累計主持市級及以上項目80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50余篇,形成技術專利50余項,獲軟件著作權10余項,編寫專著和教材6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等20余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