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聞辦2月6日舉行“數說山東看發展”經濟主題系列發布會,介紹2023年稅收服務山東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山東稅務系統持續強化政策落實力度,細化配套措施,搭建全流程、遞進式、差異化精準推送鏈條,2023年7月以來,累計開展政策精準推送5341.8萬戶(人)次,從“政策找人”到“政策落地”,全環節提升稅務行政效能。2023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774.05億元,包括新增減稅降費1078.37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693.71億元和階段性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1.97億元,發揮了助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的積極意義。
支持創新再加力。2023年3月,國家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明確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行業高質量發展,對上述兩個行業符合條件企業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再提高至120%。同時,在原有10月份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和年度匯算兩個時段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基礎上,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引導企業更早更及時地享受政策紅利。山東稅務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持續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宣導,幫助企業及時知曉政策。同時,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開展“政策找人”,分時點、有側重地實施政策“點對點”推送。此外,拓展電子稅務局優惠政策提醒服務功能,對創新企業在企業所得稅申報環節予以提示提醒,幫助創新企業及時享受政策。當前,2023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從2023年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情況看,全省有3.7萬余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減免企業所得稅277.95億元,其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制造業企業2.4萬余戶,戶數占比近2/3;減免企業所得稅225.82億元,優惠金額占比超八成。
聚焦民營企業急難問題和發展期盼,山東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助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數據顯示,2023年,山東省民營企業實現稅收占到稅收總額的64.83%,增加3.24個百分點,韌性彰顯、復蘇勢頭向好。全省各級稅務部門堅決扛牢政策落實主責,不折不扣落實惠及民營企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優化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為民營企業減負擔、增動能提供了積極支持。持續優化稅費服務舉措,深入推進納稅繳費便利化改革,通過暢渠道、優服務、建制度、固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質效。依托電子稅務局等征納互動渠道創新實現“預先服”,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未問先服”“想即所得”的服務體驗。推行開辦事項“套餐式”線上辦理,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套餐式”辦稅服務,依托“稅智通”系統實現線上智能的“無感式辦理”。2023年,累計為81.78萬新辦民營納稅人提供一站辦理的便利化服務,占全省新辦民營納稅人的98.57%。
優化創新辦稅繳費舉措,改善稅收營商環境。山東稅務系統扎實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聚焦各類經濟主體,先后分五批推出系列便民辦稅繳費服務舉措,不斷提升稅費服務的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水平。聯合省工商聯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出3大類12項40條服務舉措,組織中小企業服務月、服務季活動,累計開展走流程聽建議、稅費服務體驗師等活動422場,及時響應納稅人繳費人的訴求和意見建議。扎實推進智慧稅務建設,構建“精準推送、智能交互、辦問協同、全程互動”的征納互動服務模式,2023年累計提供互動服務39.71萬次,組織可視答疑30場次,累計近19萬人次觀看,線上解答納稅人各類涉稅問題1177個。聚焦延續優化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運用稅收大數據手段,通過征納互動服務平臺向納稅人“點對點”推送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2023年7月以來,推送稅費政策2.06億條,實現“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運用稅收大數據手段對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精準匹配材料購進和市場供需信息,全年共促成1557個項目落地,累計開票金額26.44億元。深化拓展“銀稅互動”,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3年合作銀行通過“銀稅互動”機制累計授信納稅人11.40萬戶,授信金額1390.12億元,發放貸款1397.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