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衛生健康委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提升醫養結合示范省水平、推進健康老齡化建設情況。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對醫療、照護、護理、康復、醫養結合等方面的服務需求愈發迫切。作為全國首個醫養結合示范省,全省創新政策供給,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持續提升,醫養健康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科學規劃,老年健康服務供給擴容提質
山東著力加強老年醫療資源配置。醫療資源重點向老年醫學、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老年健康領域傾斜,截至9月底,全省共有58家老年病醫院、78家康復醫院、203家護理院(站),96%以上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老年病專業),50%的縣域設立安寧療護病區,4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提供安寧療護服務,二級及以上中醫院均設置老年病科、康復科和治未病科,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置中醫館(國醫堂),老年人醫療服務可及性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山東持續推進醫養結合高質量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升醫養結合示范省水平”的工作要求,省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印發《山東省深入推進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三年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6年)》,持續加強政策創制,擴大服務供給,支持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為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截至9月底,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簽約近6000對,醫養結合服務覆蓋人群1900多萬人,全省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020家,較2018年示范省創建初期,增幅達到200%以上。
協同聯動,老年健康服務能力全面增強
在健康教育方面,設立山東省老年健康促進中心、山東省老年健康專家庫,聯合山東老年大學線上開設“山東省老年健康名醫課堂”,制作并在省衛生健康委、老年大學官方網站、新媒體發布權威老年健康知識。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制作《名醫話健康》《百姓健康》等公益健康節目,指導28家媒體開設健康科普專欄。
在預防保健方面,開展了老年心理關愛、口腔健康、營養改善、癡呆防治、聽力健康、老年健康素養調查等專項行動,著力提升老年人預防保健水平。在全國率先開展“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醫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工作,為患有慢性病老年人開展多病共管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
在疾病診治方面,設立省老年病診療中心、老年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和省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開展了老年疾病譜研究,推廣多學科診療、日間診療、診間結算、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等服務,拓展遠程醫療服務,推動省域電子病歷、慢病管理、老年健康信息條塊融合和信息共享。
在康復護理和長期照護方面,發展延續性護理、“互聯網+護理”等服務,截至目前,全省539家醫療機構、2.92萬名護士累計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10.25萬人次。全省70%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通過長期護理、家庭醫生簽約和家庭病床等服務方式,實現送醫上門。加大康復護理、康復輔助等產品研發推廣力度,豐富產品供給。
在安寧療護方面,指導濟南等6個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市開展工作,印發《山東省安寧療護服務規范(試行)》。截至9月底,全省1230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設置安寧療護床位數7020張,累計服務12萬多人次。
在用藥保障方面,在全省207個縣域醫共體推開中心藥房模式,不斷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推進長期處方和居家藥學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的醫療機構便捷購買到所需藥品。
優化服務,老年健康服務體驗有效提升
制定山東省老年友善醫療機構評價標準,加快“適老化”改造,截至9月底,全省88%的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圍繞群眾就醫診前、診中、診后和醫療機構門急診、住院、出院及出院后全環節,完善全鏈條、整合型疾病防治和醫療服務模式。暢通家人、親友等為老年人預約掛號渠道,完善電話、網絡、現場預約等多種掛號方式,科學測算并預留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保留線下服務窗口,設立老年人優先就醫窗口,配置適老化服務物品,保留現金支付方式。普遍建立健全醫務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在預檢分診、自助機、檢驗檢查結果打印等地點增加志愿者和引導人員,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協助。比如,山東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推行的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續辦理、檢查檢驗集中預約、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務模式,最大程度優化看病就醫流程,讓老年朋友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