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邦”的稱謂,濃縮了華夏大地古往今來的價值守則。禮樂文化孕于遠古,成于夏、商、周三代。孔子則用“仁”的哲學體系,賦予禮樂新的生命。“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以審美體驗完善人格修養,一部部文史典籍,書寫著泱泱大國的仁愛和諧;一場場君子之交,感懷著華夏兒女的赤子之心;一曲曲編鐘鼓樂,奏唱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韻律。如今,內外兼修的禮樂教育,發展成國家、社會、個人普遍遵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禮之用,和為貴”,古老的東方啟示,生發出今天中國閃耀世界舞臺的民族智慧與自信。中華禮樂文化,用秩序與和諧,成就新時代“禮儀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