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0日訊 2月20日,2024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召開,發布會公布了2024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獲獎名單,并介紹了有關情況。
萊西市西老莊遺址,臨沂市河東區毛官莊遺址,濟南市長清區齊長城遺址,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場遺址,陽谷縣東張遺址當選2024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這些考古發現不僅豐富了人們對山東省歷史文化的認識,也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萊西市西老莊遺址是大、小沽河流域首次在地層內發現舊石器的遺址,為尋找該區域古人類的生產活動軌跡提供重要線索。遺址出土以端刮器和細石核為代表的細石器遺存,是膠東地區的首次發現,為山東地區的舊石器文化序列、細石器技術傳播及古人類適應環境研究提供關鍵材料。
臨沂市河東區毛管莊遺址是沂沭河流域經發掘確認的第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填補了本區域缺少龍山時期高等級聚落的空白。聚落歷時性演變清楚,發掘區經歷“早期居住——營建城址——興建墓地”三個大的階段,遺跡、遺物豐富,早晚及共時關系清楚,為研究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的文化過渡、社會轉變提供了絕佳案例。
濟南市長清區齊長城遺址的發掘屬于齊長城的首次主動性考古發掘,發現的早晚兩期長城,理清了不同時期齊長城的構造特點和分布關系,為判斷長城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直接證據,特別是早期墻體(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和晚期墻體(戰國時期)的疊壓關系,為齊長城的分期與功能演變提供了重要實證。
滕州市母祖山采石場遺址是全國迄今規模最大的漢代平民喪葬服務采石場,為研究漢代手工業、漢畫像石產業鏈及社會經濟提供關鍵實證,為了解漢代采石類遺存的特征提供重要參考,也為這一時期同類遺存的發現與判斷提供樣板。
陽谷縣東張遺址展現了黃河灘區基層聚落形態,其興廢與后晉和北宋早期黃河洪水事件吻合,為研究黃河泛濫史、聚落適應性及堤防建設提供實證。填補魯西地區五代末期至北宋早期農村基層聚落考古空白,為全國同期聚落考古研究提供新視角。
閃電新聞記者 王凱惠 劉慶威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