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趴”了20多年,老崔沒想到還能用上智能放風設備。過去,他每天得往棚內跑好幾趟盯溫度計,遇上刮風下雨天,常常是別人往家跑,他往外跑。如今,直接在手機上設定一個溫度區間,當溫度高于設定值時放風器會自動拉開大棚簾子,通風降溫;溫度過低時,棚頂的保暖設備就開始運行,老崔再不用頂風冒雨去看大棚。
“你瞧,咱這大棚的‘好稿兒’(注:當地方言,意即“好東西”)多棒!”今年,老崔又加大技術投入,智能放風器、自動補光燈、智能水肥一體機、自動噴霧器,全成了他手下的“精兵強將”。“這季西紅柿還有個把月就能上市了,總產量得有13萬斤左右,咱這是一級好果。”打量著一行行枝壯葉茂的西紅柿,老崔滿臉得意。
在“蔬菜之鄉”壽光,越來越多的農民用物聯網等新技術種菜,全市遍布17.3萬個大棚,智能化裝備普及率達到80%,年產蔬菜450萬噸,大部分以品牌形式進入全國各地商超。
好菜,離不了好苗。在壽光,有一批人常年跟蔬菜種苗打交道,比如劉立功。作為壽光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他的重點關照對象是育苗工廠。
這座1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工廠不一般,是少見的“潮汐式育苗工廠”。傳統育苗工廠多采用上部噴淋灌溉方式,而這座工廠從底部灌溉。咋弄的?“還得靠智能管控系統。”劉立功說,利用底部管道和智控系統,可以根據幼苗的需水需肥規律,智能控制苗床上液面的“潮起潮落”,系統對整個過程都有記錄。
幾天前,新一批西紅柿種子播了下去。“系統顯示苗情有變化,得過來瞧瞧。”3月25日晌午,一身藍色工作服的劉立功穿上鞋套,經過殺菌,直奔苗床。一番檢查,他發現邊口有幾株幼苗明顯比其他的高,有2公分,“肯定是播種時沒注意撒到邊口的,要把它往中間移移。”
劉立功每天要和智控系統“打配合”,水肥配置、灌溉、控溫、控光、殺菌,這些他曾經“泡棚”的活計都被智控系統接管了。他笑著說:“以前只能守一兩個棚,有了智控系統,現在一天可以‘泡’十來個棚呢!”
產得好,還要賣得好。在潮汐式育苗工廠20公里外的壽光市堯河店子村,菜農徐春國早上6點多就鉆進自家長茄大棚,提著筐穿梭于一壟壟地間。2小時后,一筐筐紫瑩瑩的茄子在貨車上滿滿摞了三層,徐春國麻溜跳上貨車駕駛座,直接開到了村北頭的蔬菜專業合作社。這兒,是他賣菜的地點。
滿車過秤、刷卡、卸貨、空車再過秤,一車長茄6分鐘賣完。
這么快?“以前可沒這速度,記賬稱重都得手工,半小時都不定能完事。”徐春國一指地磅秤旁的刷卡機,“多虧了這‘智慧秤’。”
徐春國說的“智慧秤”,是去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和壽光市合作推出的智慧蔬菜交易終端系統,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了稱重、記賬、分析價格走勢、產銷對接等多重功能。徐春國是第一批“吃螃蟹”的,用起“智慧秤”已得心應手:過秤后,下車拿出專屬卡在刷卡機上一刷、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就會自動記錄蔬菜品種、報數、結算金額。幾乎同步,徐春國的手機、合作社的POS機、市大數據中心終端都收到了這筆賬的信息。
“有了‘好稿兒’,咱家長茄賣得又快又俏。”最近,徐春國基本5到7天摘一次、賣一次,只管把菜拖過來,不用擔心銷路和價錢。“不白干、有錢賺,這日子,種菜真是有干頭!”徐春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