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1-06-18 08:41:06
6月18日,經濟日報第4版整版的《齊魯不凡》系列調研報道中,以《濰坊“畫”卷》為題,聚焦山東濰坊鄉村振興建設。以下為報道全文:
濰坊市臨朐縣九山薰衣草小鎮風景。 高秀花攝
“道承齊魯、襟連海岱”。
用全國1‰的淡水、1.7‰的土地,貢獻了全國7.2‰的糧食、15.7‰的蔬菜、12.7‰的花生,是我國的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加工出口基地。這就是山東濰坊。
來到濰坊,農業現代化水平顛覆了記者對農業的認知:種地成了技術活,新農品讓人眼界大開,智能溫室大棚里機器人就有好幾種,農業早已不是過去的舊模樣,手機成為新農具,農民住在景區絕非虛言。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濰坊干部群眾接續奮斗,破解了一個個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難題,努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縣域經濟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交相輝映,豐富和發展了“濰坊模式”。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表示:“按照市委基本工作思路,主攻鄉村振興戰場,以國家農綜區建設為著力點,實施典型帶動、重點突破,充分發揮各縣市區和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在融合發展、科技創新、開放帶動等方面取得突破,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
滿眼生機勃勃的景象,滿目創新創造的活力,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鄉村振興的多彩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興金色產業:
讓農民增收又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在鄉村振興這場大考中,農民增收是一道分量十足的必答題,這道題得分多少,直接決定著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的成色。
幾千年來,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但是,僅僅種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也就是不愁沒飯吃。要發家致富,只能土里生“金”、點土成“金”。土地規模化、農業產業化、種地科技化,已是濰坊農民增收致富的“密碼”。
一是讓土地“活”起來。在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一排排嶄新的二層小樓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村民孫熱萊說:“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4口人住著200多平方米的小樓,土地流轉給村里的合作社,俺家日子過得比蜜還甜!”
在青州市彌河鎮桐峪溝村,農民整體搬遷到山下社區,百年古村變成了高端民宿區,村辦旅游公司生意火爆。農民除了土地流轉收入,在景區打工每月有四五千元收入,10年前年人均收入只有幾千元的貧困村,如今變成人均收入3.3萬元的小康村……
土地活起來,農民富起來。松興屯和桐峪溝正是農村土地流轉的兩個典型案例。鄉村振興的基礎是產業振興,產業振興的關鍵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由家庭分散生產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全面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目前,濰坊已流轉土地452萬畝,托管土地210萬畝,68%的土地實現了適度規模經營,有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萬多個,聯結121萬多戶農戶。
二是讓產業“火”起來。推進產業發展,農民得到了哪些實惠?
昌邑市柳疃鎮青阜村56歲的農民孫德桓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家12畝地流轉給青阜公社。土地流轉費用每年每畝400元,一年收入4800元;自己在公司打工每月5500元,年收入6.6萬元;去年土地流轉分紅收入每畝230元,全年收入2760元。算下來,孫德桓去年的年收入為73560元。
孫德桓是當地農業規模經營發展的見證者。土地流轉后,農民的收入來源變得多元,其中既有土地的財產性收入,也有農民打工的工資性收入。
昔日鹽堿地,今日噸糧田。青阜公社是山東省土地經營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流轉土地面積達到10萬畝。青阜村村主任、青阜公社負責人孫德東告訴記者:“原來這些鹽堿地一片白茫茫的,沒人愿意種,成片成片地撂荒,看得我心疼!通過土地改良,去年小麥畝產接近1000斤。土地流轉后,平均每畝地收入接近4000元,青阜村集體增收100多萬元!”
三是讓種地“牛”起來。糧食作物生產實行全過程托管,讓農戶省心、省力又省了成本,補齊了現代農業的服務短板,將小農戶逐漸引入了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為規模化經營、機械化操作、專業化服務提供了有效的平臺,激活了土地增產潛能,孕育了農業勃勃生機。
連續三屆獲評“全國農機合作社示范社”的高密市宏基專業合作社,便是其中的試水者。
按照“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思路,宏基專業合作社構建起“整建制農業生產托管”模式,以契約形式承攬了農民的種地任務,推行先進農業生產技術,2020年共實現托管面積10萬畝,全年營業收入突破7000萬元,為農戶節本增收300萬元以上。
農民職業化,就是產業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濰坊市改革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波認為,農業產業一旦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引領力量,就意味著要引入新理念、新技術和新管理模式,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縣域特色經濟發展了,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就可以放心進城務工經商。2020年,濰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51元,80%的外出務工農民實現了縣域內就業,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到11572元。
筑綠色底色:
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濰坊不少地方立足自身特色,蹚出了綠色發展、生態興村的路子。比如,壽光蔬菜、濰縣蘿卜、青州銀瓜、昌樂西瓜、臨朐大櫻桃等,形成了多點發力、全域均衡發展的格局。
好生態帶來好項目,好項目反哺好生態。好項目不是等來的,而是干出來的,海水稻小鎮便是鮮活的案例。
在寒亭區袁隆平海水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一望無垠的稻田上機械穿梭,農民們正忙著備苗、插秧。負責基地運營的山東濱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國慶告訴記者,原來這里是一片鹽堿地。去年,由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海水稻完成產量測評,畝產量達1250.6斤,實現了鹽堿地里稻花香。
袁隆平院士曾說,海水稻就是“種福田”。寒亭區委書記、濰坊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滕雙興表示,海水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以種植為基礎,布局海水稻種植、研發、生產、物流和品牌推廣等全產業鏈生態。通過項目建設,周邊區域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得到順暢流動和優化配置,農業及相關產業得到不斷發展。
舌尖上的安全牽動億萬人民的心。提高農產品品質,濰坊各地有哪些實招?
按照“三同”(同線同標同質)原則進行監管檢測。在安丘市興安街道四海社區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記者看到小韓十里村送來的土豆、姜,檢測員逐一檢測農藥殘留等各項指標,檢測報告同步錄入電子系統。
“現在農民的質量安全意識都很強,如果檢測發現問題,后果會很嚴重!”四海社區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員閆淑美說。
濰坊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趙慶勝告訴記者,濰坊各地在推廣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加強投入品使用監管,強化質量檢測,要求凡是進入超市和批發市場的農產品必須具備合格證二維碼,保證質量追查溯源。
生態農產品,到底生態不生態,由誰說了算?標準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尤其是建立起消費者真正買賬的標準體系。
對此,濰坊的做法是實施標準引領。當地先后建成省部共建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目前已集成研發37種蔬菜54項標準技術規范,填補了番茄、黃瓜兩個全產業鏈標準技術規范國內空白。
好生態帶來好品牌,好品牌帶來大市場。“嘎嘣脆甜”的濰縣蘿卜、“皮薄味甜”的昌樂西瓜、香氣濃郁的青州銀瓜……一個個暢銷全國的“濰坊農品”遠銷北上廣,享譽全世界。
添藍色動力:
傳統農業變得“更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
行走在濰坊的田間地頭,記者被眼花繚亂的科技設備所折服:智能化溫室大棚里蔚為壯觀,通過APP坐在家里就能種地,手機成了新農具……
種菜也成了游戲?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寒亭區前闕莊村的智慧溫室大棚里變成了現實。
前闕莊村黨支部書記于英智告訴記者,當地按照“網上游戲,實地托管”的思路,開發推廣種菜游戲,占地180畝地的溫室大棚,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員管理。消費者網購這里的蔬菜,不僅購買了產品,還可以“購買”整個生產過程,客戶通過手機可以在線施肥、澆水,邊玩游戲邊種菜。
前闕莊村的云上農業只是濰坊農業科技創新的一面鏡子。在田間地頭大展身手的“新鮮玩意”,正是以先進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濰坊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建成智慧大棚3萬多座,建設智慧園區100個、智慧農場100個,濰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
在坊子區洼里村智慧農場,多頭奶牛排隊等待機器人擠奶。洼里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告訴記者,在有機智慧農場,6個人可管理13728平方米的農場,產值達到3000萬元以上,而在智能化養雞場,1人便可以養3萬只雞。
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棚內,大蔥種植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由傳統人工1天種植1畝地提高到1個小時1畝,實現了大蔥的苗齊、苗全、苗勻、苗壯,通過自動化采收,降低了50%的采收成本。
……
高科技設備投入也為投資者帶來了不小負擔。在調研中記者發現,不少擁有鄉土情結的企業家返鄉創業,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購買高科技設備。由于農業科技裝備投入大、周期長,部分企業家感到力不從心。
破解這個難題,各級政府需主動作為。濰坊建立了多元投融資機制,綜合運用涉農資金整合、配套獎補、貸款貼息等方式,整合涉農資金135億元,撬動390多億元工商資本投向鄉村。
人才是寶貴的財富。有錢有設備,沒有人才也不行。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采訪中,以“育出一棵苗,服務一棵蔥,富裕老百姓”為追求的山東沃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劉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59歲的他曾在科研部門工作多年,本可在大城市拿高薪過日子。但他選擇在安丘這個小城市種蔥創業,十年磨一劍,在自有基地成功研發出大蔥全程機械化種植設備并投入使用……
“真正把現代農業科技送到農民手中,為千家萬戶的農民和千變萬化的大市場進行有效銜接,才能把土地變成綠色工廠、讓農民成為產業工人!”“一談農業眼睛就冒光”的劉凱說。
在濰坊,像劉凱這樣的專家還有不少。如何吸引更多科研人員參與到農業農村發展中去,如何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如何進一步激活創新體制機制,是鄉村振興要一一破解的難題。
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說,“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火熱的土地,讓科技創新在實踐中不斷開花結果;滾燙的理想,讓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深入田野。
圓紫色夢想:
讓鄉村也有“詩與遠方”
臨朐縣九山鎮,地處沂山西麓,域內群山連綿。對于傳統農業而言,這里是一片貧瘠之地。以沙壤土、淋溶褐土為主的土質,難以支撐農民豐收的夢想。
換個角度看,這里又是一片富庶之地。臨朐縣的母親河彌河發源于此,與彌河源頭相伴的雙雀山,險峻巍峨,是發展休閑旅游的理想之地。
“獨特的自然風貌,讓我們有條件尋找到一條擺脫地區之間同質化、低端化惡性競爭的鄉村振興之路。”九山鎮黨委書記賀志健說。
然而,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好山好水,讓九山鎮變得與眾不同,還需要一個支點。九山鎮將這一支點選在了紫色的薰衣草上。
2006年,在九山鎮承包荒山多年的山東宋香園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茂山在國外考察時受到啟發。他發現,雙雀山的土壤非常適合種薰衣草,而這種經濟作物擁有廣闊的產業發展空間。于是他決定打造一個薰衣草小鎮——宋香園。
經過多年培育,2018年宋香園開始大面積試種薰衣草。每年的6月,這里就變成了薰衣草的海洋,一座座石房子點綴其間,花香陣陣,景色宜人,引來八方游客。
在劉茂山看來,薰衣草小鎮的價值遠不止于招攬游客。他們要做的,是以薰衣草種植生產為基礎,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三產有機融合,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在鄉村投資,一要耐心,二要細心。鄉村的產業不足、基礎設施不足、人才不足,任何一個問題都非一朝一夕能解決,必須要有耐心。”劉茂山說,“細心指的是,要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和社會發展趨勢。社會消費升級大潮已至,百姓對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需求越來越大。以前大家想的是怎么吃飽、吃好,現在想的是怎么能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文旅產業、大健康產業將迎來黃金期。”
有了這樣的認識,規劃變得很清晰:一產為先導,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薰衣草原材料供應地;二產促增值,建成薰衣草加工體驗中心,發展精深加工;三產共聯動,依托周邊齊長城、溫泉等旅游資源,建設薰衣草特色景區,培育“農業+旅游”“農業+康養”等多種業態,實現產業多層次、多環節增值。
無獨有偶,地處山溝的青州市彌河鎮桐峪溝村因交通不便,也面臨致富難題。
“村里以前實在太窮了!曾經長達10年村里沒有一個男人結婚,原因很簡單,外村的姑娘不愿意嫁過來,本村的姑娘想著嫁出去。”談及往事,桐峪溝村黨支部書記郭保偉眼含淚花。
窮則思變。當地利用古村舊貌做文章,推進景村共建。經過統一規劃,全村搬出山溝,住進了設施齊全的新樓房,舊村落改建成桐峪里民宿度假區,全村2400余畝荒山坡地流轉給九龍峪景區。山谷幽靜,古樹茂密,鳥語花香,精品民宿讓人找到山居生活的詩意。
“來這里旅游的人絡繹不絕,‘五一’期間一天就接待了2萬多名游客,景區門票收入達100多萬元!”郭保偉說。前些年村子“空心化”,現在“村里的年輕人回來了”。
美麗風景如何變成“美麗經濟”?偏遠山區如何找到特色產業?好創意如何落地成為好產業?
近年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農業轉型、農村發展、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成為滿足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升級的重要載體。能否趕上消費升級的大潮,讓山水田園成為當代人渴望的“詩與遠方”?除了加大規劃力度,還需引入各方力量,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不僅可以將農業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而且有利于農村人氣和資源要素的重新聚集,有利于促進鄉村人居環境的改善,是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的極佳支撐點。
寫多彩創造:
品牌塑造“無中生有”“有中生新”
幸福的生活,總有鮮花相伴。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以厚重的歷史文化聞名。沒想到,這里“無中生有”,長出一個花卉產業!這里有江北最大的花卉市場,青州先后獲得“中國花木之鄉”“中國花卉苗木示范基地”等多項榮譽,被贊為“東方花都”。
這里有40多年種花史,草花、多肉植物產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50%以上,蝴蝶蘭產銷量占全國市場十分之一。青州已成為南花北運、北花南調的中轉站,是全國最大的盆花生產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
青州市花卉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鄭棟鵬對花卉產業的數據如數家珍,“青州花卉種植面積13.6萬畝,從業人員15萬人,年市場交易額110億元,花卉專業村136個。花卉品種3000多個,遠銷28個省份。一年四季都有花,每個月都有花上市”。
青州市黃樓街道以花聞名。在世紀金塬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內,一盆盆鮮花生機盎然。“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租了100畝土地種花。過去種菜,后來轉行種花,還在北京賣過花。”該公司總經理崔立法告訴記者,“去年春節行情好,我們的花很多賣到北京去了!最新的智能溫室有4000多平方米,全部配置物聯網,溫度、濕度等都是自動化控制,灌溉及花卉生產實現了標準化。擺上花,人都不用進大棚了,用手機就能管理。”
彌河東岸,中國(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里五彩繽紛,不少年輕人正忙著直播帶貨。目前,這個交易中心已建成交易大廳6個,是國內最大的現代化花卉苗木交易市場。
伴隨著青州花卉產業生長的,還有花卉產業鏈。相關配套設施產業發展迅速,承建花卉溫室工程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花卉升降溫設備生產規模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
青州花卉,生長自民間,政府精心澆灌,才“長”出個大產業。回望1981年,黃樓公社盧李村農民李洪儒承包了3畝土地種花。最初,他用小推車將盆花從家里推到集市上出售。1989年,他又承包了50畝果園改種杜鵑。一年后,他掙了60萬元,成立了青州萬紅花卉公司。從此,青州花卉產業逐漸生長起來。
從改革開放之初,政府積極發動引導,到逐漸形成現代化花卉產業體系,這主要得益于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只手”的作用。青州市委書記韓幸福強調說:群眾首創,政府有為。花卉產業的興旺是“一棒接著一棒干”的結果,從小集市到大市場,從小花擔到萬花園,從一花香到百花開,青州的花卉產業不斷壯大,鏈條不斷延伸,品牌逐漸叫響,“無中生有”的背后,既有黨委、政府發展理念的堅守,也有百萬花農的執著奮斗。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各地都在探索自己的發展路徑。昌樂縣有3張名片——齊國首城、寶石之都、西瓜之鄉。近年來,他們正在打造一張新城市名片——古火山之城。
記者抵達時,第二屆中國(昌樂)火山農業峰會剛落下帷幕。“去年,我們與中國電商委首次提出‘火山農業’的概念,推出‘火山農八鮮’這一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次舉行全國性火山農業發展交流會。今年第二屆峰會上,我們開創了4個第一,牽頭成立全國首個基于火山產業的組織,發布國內首個聚焦火山產業發展的權威報告,建成國內首個‘火山+農業’主題展館,推出國內首個火山農產品體驗旅游路線。我們要做全國火山農業的開創者,邀請全國火山資源城市參會,從打造品牌到帶動特色產業再到帶動鄉村振興,大家抱團發展。”談起“火山農業”,昌樂縣委副書記徐瑩快人快語。
昌樂縣域內有84座古火山,火山口周邊有豐厚的火山灰。火山灰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種植出的農產品品質上佳。“走嘗鮮之旅,觀火山奇景,品八鮮美食”,在昌樂,一條新旅游路線正在叫響,首批“火山農八鮮”集中亮相,千年火山與現代農業牽起手來,迸發出新的動能。
“如果我們跟在別人后面跑,很難彎道超車,只能換個賽道。要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另辟蹊徑,打自己最擅長的牌,唱最有地方特色的戲!”昌樂縣委書記劉裕斌說,“我們探討著做‘火山產業’,首先是‘火山農業’。大家一起把品質、影響力、美譽度做起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業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一定要做品牌,單打獨斗不行,需要攜手做品牌。品牌做上去后,也能倒逼品質升級。”
按照“打造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農民”的思路,昌樂縣深入實施火山農業品牌創建行動,出臺《關于做強火山農業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用3年到5年時間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運營體系,打造全國火山農業示范區,爭創中國火山農業第一縣,探索“濰坊模式的昌樂路徑”。
如今,昌樂縣“有中生新”的品牌打造已初嘗戰果。昌樂縣火山西瓜已成為“網紅西瓜”,2020年昌樂西瓜品牌價值近42億元。
以紅色引領:
黨建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堅持紅色引領,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是一條管用的經驗。濰坊市宣傳部部長初寶杰說,通過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農村“活”起來了,同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農村也“和”起來了。
寒亭區前闕莊村是全國文明村,現有村民290戶910人,耕地面積1700畝。與大多數村莊不同,村里人喜歡把訪客領到村史館看看。這個1000平方米的村史館里,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小村的奮斗故事。在這里,1928年就建立了村黨支部,村里第一名共產黨員于清書領導了濰縣最早的產業工人革命斗爭;在這里,中共濰縣第六任縣委浴火而生;在這里,走出了中共十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張秀英。
紅色基因,深沉鐫刻進村莊的血脈。進入新時代,村黨支部書記于英智帶領干部群眾接續奮斗,前闕莊村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近4萬元,村集體年收入2000多萬元。
由于地處偏僻,2004年之前,這里還是個貧困村,“晴天車過一身土,雨天行路車騎人”。2004年,于英智放棄外地生意,返鄉競選村主任,想給“老少爺們出點兒力”。通過帶領村民埋頭苦干,村莊改變了模樣。
如何盤活土地資源,讓群眾富起來?2007年底,他們將全村1700畝土地進行流轉,采取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濰坊市東籬鄉村生態果蔬專業合作社,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改變了村民的生產方式。此后,他帶領大家建成輻射周邊12個村的東籬田園綜合體,發展智能溫室大棚,一步步讓土地生金。
不僅僅是前闕莊村,在諸城市大北杏村——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的故鄉,王盡美黨性教育基地里人頭攢動,紅色資源成為當地發展的助推器。“初心永恒,盡善盡美”,成為當地黨員干部的追求。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黨支部在引領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一批批共產黨員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帶頭人。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是鄉村振興中的又一探索。昌樂縣庵上湖村黨支部書記趙繼斌今年58歲,干勁十足。他告訴記者,前幾天,他們種的西瓜在中國(昌樂)西甜瓜擂臺賽上得了冠軍。這個村有190戶721人,耕地845畝。“我們村原來是窮村、亂村,曾經有13年沒發展一名黨員。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里人富裕了,班子強起來了,村集體也有錢了,真正做到有錢干事、有人干事了!”
目前,村里有4個合作社,探索土地合作、金融合作、社社合作、社企合作等多種形式,引來兩家企業來投資。黨支部干啥?趙繼斌說,主要干3件事:抓黨建、班子和隊伍建設,村社干部一共17人,其中有6名大學生;抓產業,以質量興品牌促產業發展;抓治理,通過支部領治、村民自治、協商共治、教化促治解決村里的難題。讓人驚訝的是,村里還建起了田間地頭的“農業大學”——庵上湖鄉村振興學院,每年來考察學習的有4萬人次。
村集體經濟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當地不斷推廣“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努力形成黨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格局。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濰坊各縣市區積極探索,擔當作為,形成了多點發力、特色各異、全域均衡發展的格局,“濰坊模式”升級版已見雛形。
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善于用數據說話:“去年山東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過萬億元,濰坊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占山東省的十分之一左右;去年,濰坊社會存款取得突破,超過1萬億元,人均存款10萬元,其中農民存款貢獻很大;2020年,濰坊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9∶1,低于全國的2.56∶1、山東省的2.33∶1。我認為中國農業前進的方向是城鄉一體化,經過鄉村振興與城鎮化兩個階段,最終實現城鄉均衡發展。‘三個模式’是干出來的!實現鄉村振興,依然要靠實干。我們將著力創新體制機制,促進人、地、錢等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堅定地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勇向潮頭立,敢為天下先。鄉村振興是事關全局的戰略,是個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雖然進度有快有慢,但“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廣袤的田野里,創新創造創業交織,一幅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鄉村振興“濰坊畫卷”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令人心潮澎湃、心馳神往!
(調研組成員:季正聚 王 晉 喬金亮 牛 瑾 王金虎 郭存舉 杜秀萍 袁 勇 執筆:王 晉 郭存舉 統稿:季正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