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8-21 09:17:08
8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走進鄉村看小康》專欄以《各地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 美麗鄉村更宜居 群眾生活更幸福》為題點贊山東省嘉祥縣馬村鎮永盛村等地鄉村建設。
全文如下:
“黃泥路變成了硬化路,不再是‘晴天土、雨天泥’;村里定期清垃圾、清溝塘,環境干凈多了,大家住得更舒心。”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縣雙江街道洛泉村村民普文德說。綠水繞村流,枝頭花正紅,橙墻灰瓦的農家小院掩映其間,人居環境整治讓小山村煥發生機。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江南水鄉小橋流水,華北平原良田縱橫,西南山區竹海蒼翠,一個個干凈整潔、風光宜人的村莊,成為廣大農民的幸福家園,為美麗中國增添新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要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的重大工程,集中整治農村環境,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不斷提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能力。目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任務已如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美化村貌、守護生態,鄉村環境持續改善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加快補齊短板,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開展清潔行動,農村環境更加干凈。
“我家是五星級衛生庭院!”山東省嘉祥縣馬村鎮永盛村村民閆雪晴頗為自豪。四方庭院,干凈利落,房前屋后種滿花草,雜物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天早上把房前屋后收拾一遍,家里干凈了,心情也暢快。”
“我們制定了30多項衛生標準,每月評比,每季度發獎,大家打掃衛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掃完家里掃村里。”永盛村黨支部書記王蘭臣介紹。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清潔庭院和村莊是關鍵舉措。各地開展了美麗庭院評比、文明家庭評選、村莊大掃除等一系列活動。目前全國絕大多數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基本實現村莊干凈整潔。
升級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更加整潔。
清風徐徐,白鷺翩翩,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風光別致。“這幾年,村里開展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莊綠化、水體凈化,土泥路變成了風景路,臭水溝改造成親水公園,補上基礎設施短板,曾經臟亂差的村子成了熱門打卡地。”獅峰村黨支部書記李統偉說。
各地瞄準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全面提升農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改善農村整體風貌。截至目前,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實現通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3%。
守護綠水青山,鄉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湖水映碧空,遠山攜游云,云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坐落在美麗的洱海畔。“過去承包魚塘,影響了水質,如今上岸辦起了民宿。”見證洱海變化的村民何利成,吃上了“生態飯”,“你瞧,廚房、衛生間的廢水都會通過管道直接收集處理,絕不亂排。”村里引導農民退漁禁捕,439戶農戶實現衛生間污水、廚房廢水、畜圈污水、洗衣洗菜廢水全部截污處理。
一個個青山綠水的鄉村承擔著重要的生態功能。各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著力構建干凈整潔宜居的農村生活環境,守護天藍地綠水清的鄉村生態環境。
解決農村改廁、垃圾處理等民生期盼,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重點解決事關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短板。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組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項目,2020年落實中央預算內投資30億元。
走進鄉村,人居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垃圾少了,農村廁所提檔升級,山更綠水更清……
——農村改廁不斷推進,有效改善農村衛生條件。
“廁所裝修一新,不怕日曬雨淋,沖水方便,干凈又衛生。”湖北省鶴峰縣中營鎮龍家灣村村民胡雍容說,“幾乎家家戶戶都變成了沖水式廁所,村里的環境好多了。”
近年來,農村廁所革命深入推進,衛生廁所不斷推廣普及。農業農村部聯合財政部組織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2020年安排資金74億元。截至2020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
——垃圾處理體系不斷完善,進一步提升農村環境質量。
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舜山鎮復興村村民丁祥明說,“街上有垃圾分類桶,平時有專人定期清掃,街上干干凈凈的。”來安縣實施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可腐爛垃圾資源化處理、不可腐爛垃圾無害化處理。
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體系逐漸完善。各地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截至2020年底,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
——資源利用效率更高,綠色低碳成為新風尚。
“過去的養雞場臭味難聞,如今建起有機肥生產車間,糞污變廢為寶,養雞場變得干凈整潔。”江蘇省沛縣廣源畜禽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呂其建說。
畜禽糞污、秸稈等資源化利用,讓曾經影響環境的廢棄物有了新用途。截至2020年底,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7%。
建管并重、長效運行,讓鄉村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關鍵要建管并重、長效運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堅持精準施策,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實現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一年接著一年干,真正把這件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精準施策,因地制宜整治人居環境。
村民住得散,廁所糞污怎么處理?走進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陶廠鎮張蔡村村民家,廁所沖水設施齊全。全縣推廣三格式、聯戶式等多種模式廁所,建設17個改廁服務站,實現有人管、有人修、有人掏。
各地根據地理、民俗、經濟水平和農民期盼,不斷建立健全農村廁所建設與管護機制,集成推廣一批適合不同區域的農村改廁模式。農業農村部等三部門遴選了9種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進一步統籌技術應用與生態保護。
——建管并重,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2萬多米長的污水管,1名村干部負責管理,1名村民定期巡查,每年劃撥定額經費,確保污水管網有人管、有人修。”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五云村黨支部書記林玉滿介紹,村里污水全部流進市政污水管網,實現城鄉“一根管道”通到底。
建好更要管好,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初步建立。據了解,各地堅持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健全運行管護方式,確保各類設施建成并長期穩定運行。
——群眾參與,發揮農民主體作用。
“打掃衛生能掙積分,我已經兌換了兩個熱水壺、兩個保溫壺。”甘肅省宕昌縣木耳鄉拉寺村村民張彩霞說。
積分超市、有獎評比……各地采取有效舉措,動員村民投身美麗家園建設,共建、共管、共評,強化村民環境衛生意識,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
美麗鄉村更宜居,青山綠水寄鄉愁。只要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就一定能建設好更加美麗宜居的幸福家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