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人民日報》“現場評論·一起來想一起來干?·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專欄以《三澗溪何以活力足》為題聚焦濟南三澗溪村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讓鄉村活力滿滿。
全文報道如下:
只要牢牢把握時代機遇,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要求,致富之路就能越走越寬廣
沿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東行百余里,入章丘城郊,就能來到三澗溪村。穿過高大的紅色牌坊,章丘區中醫院坐落村頭;繞村而行,花園式公寓樓、古村旅游綜合體、農創園綜合體、城市生態客廳有序排布。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來到三澗溪村調研,叮囑隨行的當地干部:“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這些年,三澗溪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與發展產業密不可分。
王元虎、李少清夫婦是當地第一批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從養殖業到生態農業,再到建設農業旅游園區,發展起一家年銷售收入過千萬元的農業企業,王元虎感慨:“我們正在經歷第三次創業。”他們的創業故事,展現了產業振興的力量,映照著三澗溪村的發展活力。
以三澗溪村為觀察點,看村容村貌、看產業發展、看群眾心氣,引人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推動鄉村振興,讓鄉村活力滿滿。
盤活沉睡資源。三澗溪村是千年古邑,又有城郊區位優勢。舊村改造時,騰退出來的老宅基地被改造成民宿,既能用作老年人日間照料,又能接待游客,增加集體收入。目前,三澗溪村形成了古村落民宿群、農創園、冷藏物流基地等特色產業。立足區域特色,整合歷史資源、文化資源、古村資源,才能鋪就致富大道,推動發展快車。
用活融合優勢。發展產業應植根產業鏈,走三產融合之路。以王元虎的農業旅游園區為例,既有用于農產品分揀、包裝、冷鏈倉儲的功能區,又有農創空間,包括休閑觀光、勞動體驗、農事科普、研學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加速推進。放眼三澗溪村,現代農業、旅游、康養、電商等都在向全產業鏈全面延伸。“如今的三澗溪村,正在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黨的二十大代表、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
激發群眾干勁。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特色產業,重點是為民惠民。近年來,三澗溪村在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下設立了置業、旅游、勞務、土地四個股份合作社,通過清產核資,2.7億元集體資產折股量化,村民按股分紅。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實踐,讓廣大群眾得以共享產業增值收益。村民劉維榮說:“在三澗溪村,只要人不懶,到處有錢賺,年年有分紅。”有活干,干得好,能增收,群眾靠勞動致富的熱情更高、信心更足。
在建設中的直播基地,負責三澗溪村官方新媒體賬號運營的“90后”劉亞楠緊盯電商動態:“讓三澗溪品牌成為品質的代名詞,帶動更多優質產品走出去。”吸引創業者、鼓勵年輕人、擁抱新事物、發展新業態,三澗溪村的活力蘊藏在古韻古味的村落間、積蓄在融合發展的產業里、激蕩在踏實肯干的群眾中。村民們深信,只要牢牢把握時代機遇,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要求,致富之路就能越走越寬廣。
澗溪潮涌,前景無限。暢想未來,高淑貞滿懷信心:“我們要發揮三澗溪村的作用,帶動周邊村莊共同富裕,實現區域振興。”擦亮古村榮光,展現振興風采,這片廣袤而充滿希望的田野必將煥發新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