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2-14 09:00:02
原標題:從0元到100萬元,蔬菜產業興集體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從0元到100萬元,蔬菜產業興集體
來源:農民日報
人勤春來早。近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交口鄉富村的千畝蔬菜基地恢復了往日的繁忙景象,村民紛紛在大棚里忙著采摘、清園。在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建剛的指引下,記者彎腰走過七八米深的幽暗狹窄通道,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生機盎然的菜園、溫暖如春的溫度,瞬間讓人感覺心曠神怡。不遠處,49歲的張軍廷夫婦正在這片2畝多的西葫蘆地里吊苗。
“張軍廷右手殘疾,曾經是貧困戶,2017年靠政策扶持承包了蔬菜大棚很快脫貧,現在一個孩子上大學,一個孩子已經成家了。”鄧建剛望著迎面而來的張軍廷笑瞇瞇地說,“你是咱們富村的典型代表,記者來采訪你了。”
張軍廷渾身上下“風塵仆仆”,一只殘疾的右手蜷縮在胸前,憨厚的笑容里藏著幾分羞澀,一時不知道怎么言語。
“你現在承包了幾個棚?一個棚年收入多少?”
“剛開始是4個,現在是7個,今年打算再承包兩個,一個棚一年毛收入5萬元左右,刨去租金、工人工資,能掙兩三萬元。”
“靠你們夫妻倆能忙過來嗎?”
“俺們都是雇人采摘,一天給他們發70元錢工資哩。”張軍廷指著地里兩位五六十歲模樣正在干活的婦女樂呵呵地說。
“富村的蔬菜產業已經帶動本村和周邊村莊200多人就業,人均年收入兩萬元。”鄧建剛說。
從張軍廷家的大棚出來,記者又看了村民鄭廉亞、張新昌等人家的蔬菜大棚。像張軍廷一樣,他們都是村里的外出務工人員,前些年大多在外務工,近年來,看到別人種菜嘗到了甜頭,也紛紛改行回家承包大棚。
富村雖然名字里有個“富”字,但在2017年以前,卻是一個省級貧困村,村民熱衷在家門口聊天、打麻將,村集體收入常年是“零”。
2017年,村干部鄧建剛等人從報紙上看到山東壽光發展蔬菜產業的新聞后得到啟發,決心借鑒“壽光模式”發展蔬菜產業。通過交口鄉資金扶持和村民集資修建日光溫室大棚,一步步發展到現在的千余畝規模。如今,該村有日光溫室大棚379個,占地1217畝,其中76個由村集體出資建造,僅此項出租資金,每年就可為村集體創收100萬元。
“今年,我們打算再投資400萬元,健全集種植、觀光、采摘、體驗于一體的蔬菜產業鏈,使村集體收入再創新高——達到130萬!”鄧建剛信心滿滿地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