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2-16 10:00:02
原標題:“五育融合”踐初心 守正創新育新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五育融合”踐初心 守正創新育新人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年“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于同年12月27日在央視播出,向社會推出全國各地32名優秀少年的感人事跡。其中,淄博市博山區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博山一中”)宋金澤同學是山東省獲此殊榮者。據悉,2019年至今,博山一中已先后有9名學生被評選為各級“新時代好少年”,這是近年來博山一中以隊伍建設為支撐、以課程引領為主線、以教學改革為重點,扎實推進“五育融合”,構建全面育人的教育新生態所結出的累累碩果。
加強隊伍建設
厚積主體力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師資隊伍是教育實施的重要保障和主體力量,“五育融合”能否在基層學校切實落地,還有賴于一線教師的理解與認同。所以,扎實推進“五育融合”,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抓制度強動力。建立與促進“五育融合”相匹配的動力機制,是保證“五育融合”落地的關鍵。為此,學校不斷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引導教師積極開展“五育融合”教學改革研究,加深理解;制定師德考核辦法及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師考核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制”,明確底線雷區,使教師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終堅持德育為先;優化班主任常規考核細則,引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和班級文化建設中融入“五育融合”理念,實施以全面發展為指向的整體評價,讓教職工都積極“動”起來。
抓培養強師能。對一線教師而言,“五育融合”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一個個具體問題。教師如何充分挖掘每一堂課的“五育”價值?如何基于“五育”內涵恰當評價學生?如何開發“五育融合”項目化課程?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疑難,提高一線教師“五育融合”的教學基本功,學校主要實施了“三大工程”。推進“青藍工程”,注重為青年教師“搭臺子、扶梯子、指路子、壓擔子、結果子”,助推其快速成長;推進骨干教師工程建設,注重以科研能力提升為突破點,把骨干教師培養成學科名師;推進名師工程建設,助推各科名師在課題研究、教學教研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成長為學科名家。此外,學校每年還會定期舉辦教學質量提升論壇、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針對教師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新困惑、新問題、新課題、新主題進行經驗交流,在相互砥礪中共同成長,打通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
完善課程建設
提升育人品質
課程是學校育人的主渠道,扎實推進“五育融合”終歸還要落實在課程中。為了打造“五育融合”課程體系,學校組織教師一手挖掘學科課程的多元育人功能,一手開發融合型校本課程,雙管齊下,切實提升了育人質量。
在學科課程中探索“五育融合”。“五育融合”教學實踐的實質就是回歸“人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教師能在學科教學中充分挖掘“五育”價值,運用融合的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整體素養。如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通過延伸拓展帶領學生感受祖國的繁榮富強,體會勞動者的艱辛,實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巧妙融合,實現多元育人價值,讓學生潛移默化獲得整體素養的提升。
在校本課程中落實“五育融合”。學校在各類校本課程設計之初就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植入“五育融合”理念。學校組織教師開發了一系列“融合課程”,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能夠讓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汲取經驗,快速成長。如,學校組織教師結合地方資源研發了“火與光”系列校本課程,通過“機械”“博山歷史文化”“無機材料制造”“采礦”“陶瓷琉璃”和“飲食文化”六項主題課程的實施,有效實現了“五育并舉、融合育人”,促進了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深化教學改革
重構教學生態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質量的高低除了受課程影響,還深受教學方式的制約。“五育融合”理念引領下的課程實施,催生著教學方式的變革。為了與時俱進地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學校開啟了一系列變革,營造了與“五育融合”相融共生的良好教學生態。
打造“成長共同體”。“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課堂,學習不限于知識習得,而是包括認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的統合,學習的目的不再是單純地學習知識,而是指向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創生。這必然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內驅力。為此,學校引導教師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組建學生成長共同體,開展探索式合作學習,使共同體成員之間、共同體之間形成互教互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建立智慧評價體系。用好評價指揮棒,能有效激活學生學習內驅力和教師責任心,促使“五育融合”真正落地。學校積極探索建立多維學習生態評價機制,從知識與價值觀、能力與方法、態度與習慣等維度架構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堅持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為切實發揮評價的多元引領作用,學校還與時俱進,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信息技術與教、學、測、評、管等教育教學主要環節融合創新。利用智慧教育平臺收集師生教與學數據的全過程記錄、全方位分析、多維度評價,建立“過程性評價”行為數據檔案、“發展性評價”成長數據檔案和“創新性評價”成果數據檔案,使評價工作更有針對性,客觀衡量學生“五育”綜合素養發展水平。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五育融合”是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基礎,需要對育人目標的正確認識以及課程體系的重新建構。近年來,博山一中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扎實推進“五育融合”,探索出了一條內涵式發展之路,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讓學校成為“新時代好少年”的成長樂園。未來,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回應教育數字化對“五育融合”提出的新要求,學校將繼續深耕“五育融合”,進一步凝練“五育融合”的博山一中經驗,努力為淄博市乃至山東省的教育改革貢獻新的更大力量。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杜德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