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03-29 10:01:03
原標題:百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和我什么關系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百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和我什么關系
來源:中國青年報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3/29/69358e2e-35e8-4d20-ae63-ca8ff6dea5aa/transcode_70ce8ba9-4b56-1203-204c-e733fc1f.mp4/av-g.m3u8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遺址,普通人并不熟悉這一長串地名,但在考古學家眼中,此地簡直熠熠生輝。1989年、1990年,這里先后出土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年代距今80萬年至110萬年左右,屬于直立人,被學術界命名為“鄖縣人”。
而歷史總是以巧合的方式,提醒著人類文明的傳承有序——2022年5月18日,在距“鄖縣人”1號頭骨發現33年的同一天,在相距33米遠的考古發掘地層壁面上,“鄖縣人”3號頭骨面世。頭骨保存完好、形態清晰,具有直立人的體質特征。
“鄖縣人”3號頭骨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處在古人類近200萬年演化歷程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上。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稱其為“世界級的發現”。3月28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憑此入選。
同時入選“十大”的,還有山東臨淄趙家徐姚遺址、山西興縣碧村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都邑多網格式布局、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陜西旬邑西頭遺址、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吉林琿春古城村寺廟址、河南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等。
這些考古新發現,是過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杰出代表,以更加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盡管近年來考古文博日益“出圈”,故宮、三星堆已成“頂流”,但得承認,這些“新鮮出爐”的考古新發現,顯然不如它們的前輩那么為大眾熟知。而且滄海桑田,大部分遺址遠離城市,人們甚至沒有聽說過它所在的地名,更別提到此一游。
不過,我們的考古人就這樣算了嗎?雖然他們的日常工作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但在3月27日為期一整天的終評會上,入圍終評的22個候選項目,每一個的亮相都頗具“可觀賞性”:有海報、有“紀錄片”、有全程直播,有考古隊長精心準備PPT現場推介,甚至不少遺址已經擁有了自己的slogan。
比如,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中國百萬年人類史新的考古實證,山西興縣碧村遺址——驚現史前結構最復雜城門,河南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一河覽古今一橋越千載……考古人也是拼了。
雖然最終入選“十大”的只能有10個,但這一點兒不妨礙這些在過去一年為實證中華文明添磚加瓦的考古新發現,以精神飽滿、平易近人的姿態,在大眾面前集體亮相。
做了10年考古文博記者,也報道了1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我明顯地看到,考古這一過去略顯冷門而艱澀的學科,“考古十大新發現”這一以往只是業內人和專業媒體關注的學術評選,如今正在與大眾的目光“含情脈脈”地對視——我愿意改變講故事的方式,你也愿意來聽我的故事。當學者欣喜于學術發現時,普通人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收獲。
河南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位于今天河南開封中山路與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約50米,是北宋東京城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間(780-783年),后經五代、宋、金、元、明,至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被黃河泛濫后的泥沙淤埋。州橋,不僅是考古的州橋、歷史的州橋,它還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關。
比如,在《水滸傳》中,這是“青面獸”楊志賣刀的地方,也是林沖被刺配滄州道時經過的地方。在詩人王安石、梅堯臣、范成大的筆下,州橋是反復吟詠的對象。甚至,在電視劇《夢華錄》中,男女主人公的約定地點也在州橋南橋口的那個王記鐵鋪。
而考古的魅力還在于,它讓紙上得來變成眼見為實,當歷史照進現實,我們與古人面對的就是同一座城市,同一座橋,代代無窮已。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州橋正對大內御街……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梁石筍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云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這段對石壁壁畫的記載,在此次考古發掘中得到證實。考古發掘顯示,宋代堤岸石壁上雕鐫有海馬、瑞獸、鶴禽、祥云祥瑞浮雕紋飾,紋飾通高約3.3米,總長約30米,構成巨幅長卷。
除了汴河,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還有一處與“水”有關的遺址——浙江溫州朔門古港遺址。這個沉睡千年的宋元古港,曾是龍泉瓷外銷的起航地。南宋至明中期,龍泉瓷在外銷瓷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被稱為大航海時代之前中國的第一種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品。
朔門古港東靠海壇山,在海壇山南麓,有一座葉適墓。以葉適為代表的南宋永嘉學派,突破傳統農耕文明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縛,通商惠工,是中國古代海洋文明在思想領域的開拓者。看,中華文明的故事,從來不只關于黃土與農耕,我們的先民也向往大海,乘風破浪。
在文明的青春歲月中,從來不乏弄潮兒。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在追問歷史答案的時候,其實是在為自己的當下尋找坐標。
本文圖片來源: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推介活動辦公室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