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3-31 09:08:03
原標題:推動我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推動我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
來源:農民日報
在江西省瑞昌市,油菜花競相綻放,多樣化的生態種植模式助推農田成為秀美的風景區。 江西省紅壤及種質資源研究所供圖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就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道路。建設農業強國,生態低碳是方向,發展生態低碳農業是本質要求,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路徑。”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嚴東權在“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項目管理培訓班上說。
全球環境基金七期“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項目于2021年正式啟動,項目由農業農村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謀劃實施,以水稻、玉米、小麥等大宗作物生產系統為目標,旨在通過農田景觀綜合管理規劃、可持續農業生產技術創新和生態農產品價值鏈延伸,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技術模式,構建農業生態補償激勵機制及利益相關方伙伴關系,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退化土地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調發展,促進中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模式和經驗支撐。會上,項目示范省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就如何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和推動我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
重構健康農田生態系統
“農業生態系統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40%,不僅具有重要的生產功能,也具有調節氣候、養分循環、土壤保持、水源涵養、固碳減排、侵蝕控制、環境凈化以及生物多樣性維持等多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趙建寧介紹。
但是,過去幾十年間,我國農業經歷了快速轉型,長期以高產為導向的集約化生產造成了農業系統生態功能弱化、農田生物多樣性下降、氣候變化應對能力減弱等一系列問題。農業生產重視產中環節,忽視了與產前、產后等環節的有機銜接,造成價值鏈不完整,農產品價值的市場效益未能充分體現,制約著農業可持續發展。“農田生態系統面臨綜合障礙,如生產力下降、養分循環失衡、傳粉能力下降等,綜合服務功能弱化,農業發展不可持續。”趙建寧指出。
“重構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是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途徑。”趙建寧認為,要著重提升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構建集約化農田生態強化技術體系,采用生態系統管理的方法,通過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和科學配置、以及農田生態景觀構建,提升生態系統多功能性,實現農業生態系統供給功能和生態功能協調。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阜介紹,“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農業生態系統創新性轉型”項目將結合我國農業系統轉型突出問題和發展需求,探索相應制度與機制創新,項目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即開發農業景觀尺度上的綜合景觀管理系統,促進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可持續糧食生產實踐和負責任農產品價值鏈,農業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恢復,知識管理與監測評估。
該項目計劃改善45萬公頃農田景觀,通過生態溝渠、生態廊道等生態系統修復和農田生境系統構建,修復8萬公頃土地面積,減排溫室氣體600萬噸。
打造生態低碳農業現實場景
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的農田生態系統現實場景什么樣?在該項目中,開發農業景觀尺度上的綜合景觀管理系統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描繪了更為清晰的現實場景輪廓。不過,其與我們常說的以觀賞為主的“景觀農業”大不相同。
“綜合景觀管理是一個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與生態和生物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社會生態系統。它可以包括農業生產、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生物多樣性保護、娛樂價值等等。”聯合國糧農組織技術專家周波解釋,它是在地理上比單一農場更大的土地,是解決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和許多其他全球性問題的一種日益流行的方法,是能同時改善糧食生產、環境治理成果和農村生計的景觀規模的政策、規劃或管理舉措。
簡單來講,“眼睛只盯著那塊田是不行的,不但要看到農田,還要看到農田周邊,以及農田所在的整個流域和區域。”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駱世明如是說,這就相當于農田生產不再局限于一種作物、一個景觀、一塊區域,而是要涉及生態、生產、生活的空間布局,關注農田及其周邊緊密的生態關系,注重作物布局、品種優化和技術組合。
駱世明給大家展示了一張生動形象的圖片:農田的基塘系統與高畦深溝周圍是一排農田林網與沿海防護林帶,往內陸走,防護林將稻田一圈圈圍了起來,與山腳下的梯田分隔開來。山腰掛滿了果樹、茶樹,山尖被蔥蘢的林木包圍,遠遠望去,與農田系統一江之隔的居民區、工業區若隱若現……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而人的命脈在田。”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宇振榮看來,通過“農業生態原理+景觀生態管理”的有機結合,加強耕地保護和綠色農田建設,農業將更加包容,也更具韌性。
趙建寧認為,打造農業生態系統還要優化農業生態屏障體系,如在農田內條帶化輪間作、立體種養,在農田邊界構建生態廊道、田邊花草帶、喬灌草木體生態網,在非農斑塊進行生態修復等等,不僅能夠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還有益農業生態系統修復。例如陜西省安康市明星村的萬畝桑海,采用“桑+果+菜+草+雞”有機結合的種養循環模式,桑園內設置了金蠶植物緩沖帶、生態廊道、條帶狀農田異質生境,并巧妙構成了“桑葉金蠶”的圖形,生物多樣性利用與農田景觀構建技術的相互結合,最終打造了桑香綿延的“金蠶小鎮”。
構建農產品生態價值鏈
“目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挑戰,如何增強作物生產系統對氣候的韌性和適應性,減緩氣候變化,使大食物系統更加綠色可持續是一項重要課題。”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衛建介紹,我國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世界20%的人口,“保障糧食安全第一步就是要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安全穩定供給。”
張衛建指出,基于此,我們要構建可持續作物生產模式,即不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產生不可逆的嚴重損害,可以穩定滿足當代及后代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量足、質優、安全農產品的作物生產方式。
據了解,全球環境基金七期項目分別設置了小麥、水稻和玉米等大宗作物為目標的作物生產系統,五大項目區面積共20萬公頃,將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10%,同時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6%,作物單產提高6%,促進可持續農業生產技術創新和生態農產品價值鏈延伸。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對農產品的要求已由過去的‘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市場對優質農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唐湘如列舉了購物平臺上的一些農產品,很多標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等認證標簽的農產品質高價優,深受廣大顧客青睞。
例如,在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近年來設施蔬菜、中草藥、特色采摘等特色現代農業,沃森農業、魯花面粉等農產品深加工特色產業,讓“食在慶云”區域公共品牌叫得愈發響亮。山東省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研究員曲召令介紹,慶云集成了高效生態、農產品深加工等為特色的生態農業,不僅延長了農產品價值鏈,更帶動當地農民增收10%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