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3-04-12 09:39:04
原標題:精神原鄉的返程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精神原鄉的返程
來源:光明日報
【文學里念故鄉】
常常如此:有些事情在開始的時候,我懵懂至極,只能在以后的過程中慢慢知曉命運賦予的深意。比如故鄉對于我寫作的影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鄉村孩子,師范畢業后,我被分配回了豫北老家鄉下教書,四年后被調到縣城工作,幾年后又被調到鄭州,直至兩年前又來到北京。迄今為止,鄉村生活在我的人生比例中所占的時間份額約是三分之一,都濃縮在二十歲之前。隨著離老家越來越遠,我對鄉村和鄉土文學的理解也有一個漫長的發酵過程。在河南文學的譜系中,鄉土文學是很強大的傳統力量。或許是有點叛逆,我年輕時特別不喜歡鄉土,寫作時極想逃避鄉土這個概念,總是試圖保持距離,甚至反抗。多年前有評論家曾問我,有不少前輩作家都有或曾有過自己的寫作“根據地”,也可稱為地緣上的“原鄉”,將之視作精神上的源脈或是情感上的情結,甚或創作中的一貫風格和手法。他們通常有一個甚或數個精神原點,或是相對固定的寫作地域。在你的作品中并沒有看到某種一以貫之的精神情結或地域元素,你內心有沒有一個潛在的寫作生發地,或是說隱秘的精神原鄉?
沒有,在這方面我沒有什么明確意識。我當時很決斷地這么回答。還分析原因說,這應該跟生活背景和成長環境的差別有關。許多前輩的鄉土記憶完整堅實,就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性資源。他們建立的文學世界不可避免會受到這種記憶的影響。我們這代人的漂泊性更強一些,一般也沒有長期的固定的鄉村生活經驗,寫作資源相對來說也零碎一些,當然也可能會多元一些。
——但其實,怎么可能沒有呢?只是彼時不自知。不過沒關系,時間會讓你知。這么多年過去,悄然回首就發現自己的小說寫作有了兩個方向的回歸。一是越來越鄉土性。作為一個河南籍作家,近年來雖然已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但地理視野的多維度似乎讓我的鄉土性更鮮明了些。二是越來越女性化。之前我還不時地有男性敘事角度或中性敘事角度,如今幾乎全是女性角度。也許在很多人看來,身為女作家進行女性化寫作似乎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原點選擇,可對我而言這卻是一種命中注定的精神的返程。
如果做個粗略的盤點,《最慢的是活著》或可算作是比較明晰的回歸標志,接下來的幾個長篇,《拆樓記》《藏珠記》都有鄉土背景,且都是女性角度。還有些中短篇小說亦如是,如《瑪麗嘉年華》《給母親洗澡》等。新世紀以來,城市化進程迅猛,想不被城市化都很困難,有意思的也許應該是“鄉村夢”。
最早起意寫長篇小說《寶水》,是為豫南信陽的一個村子所觸動。信陽毗鄰湖北,山清水秀,又產茶葉,和河南其他地方很有差異性。這個村子2013年被住建部列入全國第一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名單,也是原農業部確定的全國“美麗鄉村”首批創建試點鄉村。2014年春天,我偶然去村里參加一個活動,當時村民們就已經在自己家里做民宿,他們的言談舉止和日常處事方式都很有意思,很不同于我記憶中的農民,我很有感覺,當時就寫了一些散文。后來我每年都會去那個村子幾次,住上一陣子,收集的素材越來越多,可實際開寫小說時我卻發現狀態很不好,雖然寫了幾十萬字,有效字數卻非常少。我琢磨了一下,發現此地因陌生而具備的吸引力,此時又成了我難以打破的障礙。因我的童年、青少年沒有在這樣的存在里生長過,所以即便做了很多功課,也還是感覺有一層隔膜。這隔膜似薄實厚:長篇小說要求內部這口氣必須貫通,也特別考驗寫作者對世道人心的洞察,需要深入肌理地去了解社會規則、人情世態。但我到了豫南那邊真的就是個外人,人情世故每一點我都覺得陌生,也不是多去幾次就能貫通得了的。寫的時候最關鍵的這口氣貫通不下來,這就很要命。
最熟悉的地方當然還是老家,我就嘗試回到老家豫北焦作的鄉村體察。雖然這些年我也不在家鄉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這種陌生感容易被打破。結果回到老家之后,果然馬上如魚得水。不得不承認,人情世故真就是一條很牢固的線,自小生于斯長于斯,就很容易進入生活內部,寫長篇的這口氣突然就通了。不過我也沒有直接選擇原生的平原村莊作為主體,經過慎重斟酌,我把主體定位到了南太行山村,并選了兩個村子作為長期跟蹤的點,深入探訪尋找想要的東西。山村的自然風景好一些,同時我老家山村也在發展鄉村旅游,我在信陽那邊了解到的新變化在老家基本也是同形態的,那就兩邊并行觀察。當然,之前在信陽的積累也沒有浪費,很多素材仍可用,且還有意外所得:信陽那個村走得比較靠前,正好可以和老家這邊形成鏈條上的接續性。而老家這邊的村子因為轉型剛剛起步,既有很多傳統的東西保留,同時也有現代化的東西,其封閉與開放所引起的沖撞和博弈在人心人情里的震蕩更為激烈、豐饒,各種氣質雜糅在一起,非常迷人。
但還是很難。貫通這口氣只是首先碰到的難,接踵而至的難可謂各種各樣。比如對這個當下性題材的認識就很難。因為很少有現成的創作經驗可作參考,也因為當下的一切都正在躍動彈跳,難以捕捉。再比如說結構之難。我在小說里設置了多重結構,有心理結構、地理結構、故事結構、時間結構等。心理結構就是以女主人公青萍的心理變化為主線,地理結構則是故事發生地寶水村的文學地理規劃,包括它要分幾個自然片,哪個片是核心區,核心區里住著哪些人家,誰家和誰家挨著住,以及村子周邊有什么人文景點,游客來要走什么線路等,都需要反復斟酌。時間結構上,我想寫鄉村的一年,而這一年如一個橫切面,橫切面意味著各種元素兼備: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學的、人類學的、植物學的等,這是鄉村題材必然具備的。想讓切出的這一面足夠寬闊和復雜,自然也意味著難。
起名字也頗費琢磨。在《寶水》中,我給鄭州另起了一個名字,叫象城。老家焦作,另起的名字叫予城。予,人稱代詞,相當于“我”。《寶水》中的敘事角度,就是第一人稱的“我”。而象和予合在一起,就是豫。據《說文解字》,豫本義是大的象,所謂象之大者。因遠古時期的河南一帶有很多大象活動。象城,予城,我敝帚自珍地喜歡著小說里的這兩個地名。象城,確乎像城,卻到底不是純粹的城,在這農業大省,它還有著各種或隱或顯的鄉村元素。此象確實大,大如鄉村,大如土地。對這大象的了解和表達,我總如盲人,《寶水》的寫作便如盲人摸象。但無論如何,也算是在真切地摸著。摸到的每一處,都親熟如予城的予。而予城所指,就是我的城,我們的城,我們實地的城和我們內心的城。
小說里的寶水村屬于懷川縣。于我的記憶而言,懷的第一要義不是懷抱的懷,而是懷慶府的懷。懷慶府是老家焦作的古稱。因為懷慶府,老家所屬的豫北平原的別名就叫懷川,又稱牛角川,因它由狹至寬呈牛角狀。牛角川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地下水充沛,無霜期長,雨量適中,是一塊豐腴之地。極有代表性的特產是四大懷藥:菊花,牛膝,地黃,山藥。尤其山藥最負盛名,人稱鐵棍山藥。主要人物的名字我也都敝帚自珍地喜歡著。動筆之初就決定讓青萍姓地。老原這個原,就是原鄉和原心的原。孟胡子全名孟載,孟即是夢。大英要姓劉,她是留駐鄉村的堅決派。楊鎮長的綽號叫“燴面”,像河南這樣的地方,像鄭州這樣的城市,也確實是最合適吃燴面的。吃著燴面你就會知道,也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吃食:那種倔強的香,笨拙的香,筋道的香。九奶叫迎春,姓何。青萍奶奶必須叫王玉蘭,因為我的奶奶就叫王玉蘭啊。
至于語言,小說本身的一切就決定了最適合它的語言調性:語言主體必須來自民間大地。而這民間大地落實到我這里,最具體可感的就是老家豫北的方言。近幾年里,我總是隨身帶著一本老家方言的資料書,寫小說時方言聲韻就一直在心中回響。從小浸泡在這語言里,我現在和老家人聊天依然且必然是這種語言。但方言使用起來也很復雜,要經過精心挑揀和改良才能進入文本。河南的原生態方言是極度簡潔的,如我老家方言說教育孩子是“敲”,寵愛孩子是“嬌”。有句俗語是“該嬌嬌,該敲敲”,意思是該敲打的時候要敲打,該寵愛的時候要寵愛。但直接用過去,恐怕很多讀者會不明所以。因此我琢磨一下,改為“該嬌就嬌,該敲就敲”,這樣既保留了原來的味道,又不至于讓讀者困惑。
此外還需要學習辨析山村風物,體察村里人在農民和生意人的身份中如何騰挪,也需要對鄉村諸多關系重新梳理和審視:村民間的鄰里關系,居住在繁華地段和偏遠地段的村民間的關系,村民和村干部的關系,鄉賢和村干部的關系,鄉鎮干部和村干部的關系等,都需要再去認識和表達,所有這些都是必須克服的障礙。當然,障礙里也盡是寶藏,就看挖礦的人有沒有力氣,手藝又如何。對這些難,除了耐心去面對,我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我真就是一個笨人,所謂的經驗都是笨的經驗。無數次痛恨自己笨拙,也嘲笑自己自討苦吃。然而,等到終于定稿成書,卻顧所來徑,也還是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很值得。
(作者:喬葉,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