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5-09 08:53:05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多措并舉守護文物安全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各地博物館多措并舉守護文物安全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劉源隆
近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通知,對文物安全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文物博物館單位進一步強化文物安全管理,嚴密防控文物安全風險,堅決筑牢安全防線。
壓實文物消防安全責任
為深刻汲取4·18北京市豐臺區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教訓,進一步提升北京市文博系統文物安全、安全生產監督監管能力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北京市文物局近日舉辦2023年度全市文物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骨干培訓班。培訓總結會上,北京市文物局就開展全市文博領域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進行了部署,并結合工作實際,強調要時刻繃緊文物安全這根弦,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紅線、底線、生命線。
博物館中的文物安全是重中之重。3月底,國家文物局通報2022年度文物行政執法和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通報指出,當前文物法人違法、盜竊盜掘、火災事故等文物安全風險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文物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文物安全意識淡薄,文物法人違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近年來,巴西國家博物館、法國巴黎圣母院、日本首里城等世界知名文化遺產,以及我國翁丁村、萬安橋等傳統村落和文物建筑,因火災損失嚴重,火患已成為危害文物安全的重要風險。“我國文物建筑資源豐富,分布地區廣泛,且多以土木結構為主,耐火等級低,火災防控任務尤為繁重。”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建議,要不斷壓實文物消防安全責任。
據國家文物局披露,自去年以來,各地不斷強化文物安全責任落實,31個省區市將文物安全納入政府考核評價體系,30萬余處文物博物館單位設置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牌;全國文物火災隱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動(2020—2022年)期間,北京、河北、山西、江蘇、廣西、貴州、甘肅、青海等地持續開展文物消防應急能力提升和演練評比,安徽連續開展文物消防“大比武”競賽活動。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強文物安全風險聯防聯控,會同消防救援機構,將文物、博物館單位納入消防安全管理的重點范圍和內容,督促文物、博物館單位制定、完善安全應急預案,強化消防應急實戰演練。
加強文物安全設施建設
國家文物局通報表示,在文物安全設施建設方面,2022年推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護工程570余項。各地文物執法督察和安全監管技術手段應用也隨著各項工程的推進不斷深化。其中,上海市開展文物遙感監測,山東省濰坊市探索“文物+遙感”文物保護新模式,內蒙古推進無人機安全巡查。
去年4月,國家文物局印發的《文物安全防控“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加強博物館等文博機構的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同年底,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文化設施、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京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平安故宮”工程子項目之一。
“平安故宮”工程于2012年由故宮博物院醞釀提出,2013年4月國務院批準立項。主要包括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建設、地下文物庫房改造、基礎設施改造、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故宮安全防范新系統、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7個子項目。故宮北院區建成后,將極大改善故宮博物院展覽環境與文物修復條件。
目前,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博物館也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之中,其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已轉入內部裝修和展陳相關工作。在安陽殷墟技防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可以看到2650個高清攝像頭對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遺址保護區實施的全天候無死角監控;中心可隨時出動的監控無人機、智慧殷墟巡更系統管理平臺、投入1.2億元建成的國內一流遺址智慧安防工程,構筑起“空地一體”智慧防控體系。
“在古都安陽,殷墟保護深入人心。”安陽市文物局局長李曉陽介紹,安陽實施四級網格化管理體制,建立公安、協管、網格員等共同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不斷織牢織密殷墟安全防護網。“每天包括巡防隊員、村(社區)干部在內的360余名殷墟文物安全守護人,穿梭在保護區內,保護著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李曉陽說。
提升科技保護文物能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文化遺產的保護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文化遺產及其所承載的深厚價值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更離不開科技創新帶來的強勁勢能。
近日,有機質文物保護智能設備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四川成都三星堆博物館正式啟動。該中心是全國首個有機質文物保護智能設備研發中心,由三星堆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海爾冰箱、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船舶第七一八研究所共同成立。
據悉,海爾冰箱將原創的全空間保鮮科技應用于文物保護上,在水分、溫度、微生物這三個關鍵因素上均超出有機文物保存的標準。其中,升級的底置恒溫科技可以營造90%左右的恒定高濕環境,且溫度波動極低;非氧化高效除菌科技可幫助博物館大大提升空氣除菌率。全新開發的文物智能展示柜則實現了遠程監控、主動預警、大數據智能分析,大幅提高了文物保護工作的安全性、準確性。
山西博物院自2014年成為智慧博物館建設工作試點單位以來,不斷加快智慧博物館建設進程,編制了《山西博物院智慧博物館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下功夫利用科學新技術在博物館服務、管理、保護等多方面開展工作。
“我們的樓宇環境監測控制系統可以對展廳及庫房的文物保存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對環境的溫濕度進行實時調節,為文物提供恒溫恒濕的存放環境。”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謝賓順介紹,山西博物院還在應用高光譜成像技術對文物色彩信息進行光譜域信息處理的基礎上,針對圖像處理做了試驗性的研究,取得了預測病害可能擴散范圍的預防性保護效果,為后續的保護和修復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