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5-01-22 09:30:01
原標題:加強創新推動零碳園區建設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加強創新推動零碳園區建設
來源:中國環境報
◆周佩德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建立一批零碳園區,這是實現我國“雙碳”戰略目標、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的必然要求,對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區域競爭力、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零碳目標,先進技術是關鍵支撐。當前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變革日新月異,園區應建立完善的技術篩選、引進、應用機制。比如,河北雄安新區的某零碳園區,積極引入智能微電網技術,實現園區內電力的高效調配與自給自足,同時搭配太陽能光伏板、儲能系統等,讓清潔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還采用建筑節能技術降低能耗。正是依靠不斷應用新技術,實現了園區溫室氣體排放銳減,邁向零碳成效顯著。
制度是零碳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的重要保障。比如山東出臺《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園區、近零碳社區示范創建實施方案》后,不少園區按其規范,在項目審批時嚴格把關綠色低碳指標,對達標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榮譽表彰等,在監管和激勵上雙管齊下,有力保障了零碳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當前,要加快制定權威性、通用性的零碳園區建設標準與規范,鼓勵地方依據實際情況細化配套政策,為零碳園區建設營造有章可循、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
園區集聚了各類資源要素,在零碳建設中要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創新資源整合機制,凝聚零碳園區發展合力。一方面,整合園區內產業、能源等資源,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綠色低碳協同,打造“橫向耦合、縱向延伸”的綠色低碳產業鏈條;另一方面,加強與外部的資源對接,吸引更多資金、人才等投入零碳園區建設中,攻克零碳技術難題,不斷引進外部資金打造綠色基礎設施。通過內外資源整合,形成綠色發展合力。
我國零碳園區建設對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意義重大,加強合作交流能夠實現互促共進。我國一些園區在與丹麥零碳園區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對方在海上風電應用、低碳建筑設計等方面經驗,同時也分享了自身在園區智慧能源管理方面的做法,實現優勢互補,攜手為全球零碳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方案,提升我國零碳園區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