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5-02-27 08:53:02
原標題:課堂搬進直播間 艾草變身“搖錢草”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課堂搬進直播間 艾草變身“搖錢草”
來源:農民日報
“您可以在制作艾草門掛的時候開直播,教大家如何DIY,也就是自己動手制作艾草掛件。這樣直播更容易實現言之有物,增強受眾的體驗感,進而提高直播間人數。”日前,在位于山東省膠州市洋河鎮艾山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艾草種植基地內,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呂志通正在向當地“有艾工坊”的農民傳授直播帶貨技巧。
“您也可以邊教大家制作工藝,邊講背后的故事,后面做成短視頻附上商品鏈接,通過社交媒體進行推廣,可以提高艾草產品銷量。”呂志通簡單易懂的講解,讓前來學習的農民收獲滿滿,也為這里的艾草產業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就這樣,原先幾元一把的艾草,搭配上黃金球、菖蒲葉等花材,搖身變成手造師傅手中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艾草門掛,小艾草變成“搖錢草”。近一段時間,這里的艾草產品就在網上實現銷售額100多萬元。
前不久,記者來到位于洋河鎮艾山腳下的青島艾山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一探艾草產業究竟。合作社理事長卜欽龍介紹,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5月,旨在改變當地艾草分散種植的狀態,帶領社員在種植艾草的基礎上,加工艾草產品,銷售艾草制成品,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
“為了將不起眼的‘小艾草’發展成農村特色‘大產業’,合作社先是在深加工環節發力,先后開發出艾草加工品、艾草制成品以及艾草衍生品等3大類以及艾草枕、艾草綠殼蛋、艾草香包、艾草茶等十余種產品。”卜欽龍說,“然而,在拓展營銷環節,受困于農民視野、思維等原因,一直沒找到突破口。”
一次偶然的機會,青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商貿學院教師杜鑫一行隨同膠州市委宣傳部走訪了合作社,得知合作社艾草產品面臨銷售手段單一、附加值較低等問題后,就通過直播的方式進行銷售與合作社達成合作意向,這才有了文首的一幕。
“學校推行模塊化教學改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職業規劃,靈活選擇專業模塊,如直播電商、新媒體營銷、電子商務運營等,每一堂課都充滿了探索與實踐的氣息。此次我們將合作社艾草產品銷售項目引入學校,與合作社的需求不謀而合,學生們通過直播進行銷售,分別擔任主播、助播和場控等崗位,在實際工作崗位上提升自身專業技能。”杜鑫說。
該校學生牛晨曉,在模塊化教學推行后選擇了“直播電商”模塊,并參與到艾草產品直播項目中。她告訴記者:“剛開始我面對鏡頭手足無措、語無倫次,現在對產品越來越熟悉,面對鏡頭跟大家互動也越來越順暢,帶貨成績也越來越好。”
“看!這款艾草枕頭使用傳統手工工藝制作,精選膠州洋河本地優質艾草,有安神助眠、驅蟲散寒等多種功效,今天在直播間下單,我們有超值的優惠活動哦。”牛晨曉在直播間非常自如地介紹著艾草特色產品。
膠州當地學生逄佳琪頗有感慨:“真是太棒了,沒想到我也可以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原來課堂也可以不枯燥,通過這個直播項目,我不僅學會了直播的技能,也幫助鄉親把艾草產品賣出去,讓我特別有成就感。”
根據學院要求,同學們在現場總結提升直播技能之后,再通過“結對子”的形式,幫助當地農民開展直播培訓,與艾草手造師傅在編制艾草工藝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直播,頗受歡迎。
起初,許多村民對直播這一新興銷售方式持觀望態度,擔心自己無法適應或影響農產品銷售。“這些孩子太有耐心了,講解細致,親自示范銷售技巧。”興郭村村民趙森是首批與學校“結對子”的村民,他告訴記者,“通過直播銷售,艾草產品的銷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們的產品通過直播平臺迅速走紅,訂單量大幅增加。”
“同學們進步都很大,在來到艾草種植基地學習后,直播的腳本更詳細了,更能精準提煉產品的賣點。合作社的‘結對子’社員跟著學習,逐漸認識到直播的潛力,開始積極參與其中。他們不僅學習了直播技巧,還主動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和產品故事,與觀眾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系。”卜欽龍這樣總結。
膠州種植艾草1000余畝,每畝產量約3000斤,年產量高達150萬公斤。為全面推進直播助農,自從走訪洋河的艾草產品助農項目后,學校再與合作社進一步合作,將艾草產品銷售作為實訓項目引入校內,同跨境電商專業實訓課程相結合,搭建網上銷售渠道,初步形成了產學研、產供銷結合的艾草生態產業鏈,既為學生打造真實學習場景,也用實際行動助力村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