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5-03-01 14:35:03
原標題:“分”與“份”(杜老師語文信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分”與“份”(杜老師語文信箱)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杜老師:
在媒體中,我有時看見“主要成分”的說法,有時又看見別的媒體寫作“主要成份”。請問“成分”跟“成份”,哪個正確?謝謝。
山東讀者 甘先生
甘先生:
“成分”跟“成份”的意思和讀音完全相同,只是寫法不同,是一組異形詞。2001年發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規定,“成分”是推薦使用的詞形?!冬F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據此推薦使用“成分”。因此,“成分”的寫法是正確的、規范的,不宜采用“成份”的寫法。
在詞語中,有時宜用“分”;有時宜用“份”。下面說說常見的情況。
一、詞語中有兩種情況宜用“分(fèn)”:
1.指“成分”時,宜用“分(fèn)”不宜用“份”。例如:
(1)做餡兒時,要擠出菜里的水分。
(2)海水中的鹽分比較高。
(3)蘋果里含有多種養分。
(4)肥分指肥料中所含有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
2.在詞語中表示職責、權利的某種限度時,也宜用“分(fèn)”不宜用“份”。例如:
(1)做好這項工作是我們的本分。
(2)在工作中按照這項規定進行具體處置時,要適度,不宜過分。
(3)老李文章中的幾個詞語用得恰如其分,我很贊賞。
二、詞語中有兩種情況宜用“份”:
1.表示整體里的一部分時,宜用“份”不宜用“分”。例如:
(1)把一條線段分成五等份。
(2)這家企業所占股份比較多。
(3)他們的產品占國內市場15%的份額。
2.在“省、縣、年、月”后,表示劃分出的單位時,宜用“份”不宜用“分”。例如:
(1)北方不少省份的小麥連年獲得豐收。
(2)不但要登記出生的具體時間,還要登記出生地的縣份。
(3)如今,下雨少的年份我們這兒也能獲得豐收。
(4)請你們先把11月份的產量報上來。
另外,“身份”一詞,以往多寫“身分”,現在習慣寫“身份”,詞典也推薦使用“身份”。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