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2017-01-04 09:24:01
1 不動產登記制度全面實施
2016年,是不動產登記全面落地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要重點抓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
5月,《不動產權證書和登記證明監制辦法》正式公布,明確《不動產權證書》《不動產登記證明》由國土資源部統一監制。同時,《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試行)》印發,對不動產登記的基本原則、程序、內容等進行全面細化規范。此外,國土資源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在京舉辦首期全國培訓班,對各省級不動產登記中心及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部分市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的業務工作人員進行培訓。
10月,為確保年底前所有市縣“頒發新證、停發舊證”,根據國土資源部黨組決策部署和國家土地總督察指示,國家土地總督察辦公室發出通知,開展推動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落地實施情況督察。
督察工作的開展,大大加速了不動產登記落地進程。截至到年底,全國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頒發新證、停發舊證”地市已經達到100%,除西藏部分縣外的所有省(區、市)的縣,全部實現“頒新停舊”。
2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收官
“2016年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并實行特殊保護”,是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
3月中旬國土資源部召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情況專項督察動員培訓視頻會,全面啟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情況專項督察。根據工作方案,2016年主要對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情況開展督察,督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進一步提高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重大意義的認識并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對于工作推進不力的重點城市、省份,將納入國務院重點專項督查范圍。
6月,國土資源部第10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2016年第5次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論證審核情況的報告。全國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論證審核工作全部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取得階段性成果。據統計,106個重點城市周邊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面積560.39萬畝,劃定后永久基本農田面積達到1883萬畝,保護率由原來的43%提高到61%,提高了近兩成。
7月,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在杭州聯合召開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現場交流會,總結重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經驗,部署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
8月,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發布《關于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的通知》,要求將全國15.46億畝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落實到用途管制分區,落實到圖斑地塊,實現上圖入庫、落地到戶,確保劃準、管住、建好、守牢永久基本農田。
11月,由國土資源部組織的第一批省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論證審核會在京召開,天津、山西、寧夏等1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省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通過論證審核。
12月,第二批、第三批省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論證審核會相繼在京召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全部通過論證審核。至此,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圓滿收官。
3 精心謀劃 “十三五”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求加大耕地保護力度,落實國家資源安全戰略要求提高能源資源保障能力,落實國家生態安全戰略要求加快轉變國土資源利用方式,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優化國土資源利用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深化國土資源領域改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不斷顯化國土資源惠民服務成果。
為更好地保障、支撐“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4月,國土資源部正式印發《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為根本遵循,明確了今后5年國土資源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任務。其中,全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億畝以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在15.46億畝以上,建設占用耕地在2000萬畝左右。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確保耕地數量基本穩定,質量有所提升。與發展改革、農業、財政等部門通力合作,確保建成高標準農田8億畝,力爭10億畝,土地整治補充耕地2000萬畝以上。鎢、稀土、石墨等優勢礦產保護明顯加強,地下水、地質遺跡和礦山地質環境得到更加有效保護。
生態文明理念貫徹《綱要》始終。《綱要》提出,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在渤海率先建立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建立珠海橫琴等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4處;按照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戰略要求,構建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機制;打造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帶,控制京津冀地區資源開發強度,加快礦業轉型升級與協同發展。
4 土地改革新進展
2016年,土地改革深入推進,并取得系列新進展,土地新政為保障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圍繞農村“三塊地”改革,6月,中國銀監會、國土資源部分別在門戶網站公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在國家確定的15個入市改革試點縣(市、區)地區,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依法取得的前提下,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方式入市的和具備入市條件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辦理抵押貸款;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聯合公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或再轉讓,須征收20%~50%的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
圍繞服務“三去一降一補”,4月,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從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用地用礦、支持盤活土地資產、實施礦產資源支持政策三方面采取12條“硬措施”,進一步支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8月,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做好建設項目用地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嚴格產能過剩行業項目用地預審與審查,對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予辦理。
圍繞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4月,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土地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統籌各業各類用地,創新土地管理方式,維護進城農民土地權益;9月,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2018年基本建立人地掛鉤機制,2020年全面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地掛鉤機制政策體系,為如期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提供用地保障。
5 土地督察十周年
2016年是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建立10周年。10年來,歷經初始創建、規范創新、拓展提升3個發展階段,逐步形成例行督察、日常督察、專項督察等“三項主體業務”,以及信息化建設、調查研究和形勢觀測分析等“三項基礎支撐”,在發揮“閘門”作用、遏制土地領域違法違規、促進土地要素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效益提升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例行督察范圍由點到面。10年來,土地督察機構完成317個地市、2669個縣區的檢查,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市縣。
日常督察方式從單純到綜合。土地督察機構已由用地報件審核,拓展到對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焦點問題的督察;督察方法從查資料、看現場到電腦比對、地方舉證、抽查驗證,信息化技術在督察業務中得到廣泛應用。
專項督察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對經濟過熱的形勢,土地督察重點發揮“閘門”作用,重拳打擊濫設園區、亂占耕地、違法圈地等問題。近年來,土地督察機構在耕地占補平衡專項督察、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專項督察、地方不動產統一登記專項督察、閑置土地處置專項督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專項督察中敢于擔當、勇往直前,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10年努力,土地督察機構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逐漸從“背靠背”轉變為“面對面”,從互相博弈向主動配合轉變。
6 能力建設年
1月7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2016年國土資源部在持續抓好作風建設的同時,將深入開展“能力建設年”活動,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履職擔當、善作善為的能力和水平。
2月,中共國土資源部黨組印發《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試行)》,推動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為能力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4月,國土資源部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關會議精神,全面動員部署國土資源部學習教育工作。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姜大明強調,要深刻認識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主要任務,全面準確學習黨章黨規、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突出解決黨員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做合格黨員”目的,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際成效。
6月,為進一步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能力建設年”活動,在第26個全國土地日和建黨95周年到來之際,由中國國土資源報社、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地世紀文化傳媒中心出品的電影《尋明勝》在國土資源部機關首映,并作為國土資源系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影視教材,在國土資源系統巡回放映,激勵著國土資源系統干部職工不斷提高履職擔當、善作善為的能力和水平。
7 找礦突破
經國務院批準,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從2011年開始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明確了“3年有重大進展,5年有重大突破、8到10年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3個階段性目標。
2016年是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二階段的收官年。11月,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召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358”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圓滿完成前兩個階段的目標任務,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新增資源儲量最多的5年。
5年來,全國累計投入地質找礦資金5623億元,較“十一五”期間增長38%,其中社會資金占84%。除煤層氣和錫礦外,其他礦種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了5年目標任務,其中金、鉛、鋅、鎳、鎢、鉬6種礦產提前完成10年找礦目標。
在“358”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發源地新疆,經過8年努力,如期實現2008年確定的目標,形成一批新的能源資源接續基地,形成10個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大型超大型資源開發基地,形成能源和大宗礦產并重、南疆和北疆并重的資源分布新格局,為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供了示范。據悉,8年來,中央財政投入地勘經費48.2億元,自治區財政投入93.7億元,拉動社會投入425億元,新發現96處大型—超大型礦床。目前,新疆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排在全國前三位;新增煤炭資源儲量4566億噸,升至全國第二位;新增鉛鋅資源儲量2867.43萬噸,升至全國第三位;新增金資源儲量689.59噸,由第二十一位升至第三位。
8 “三深一土”
9月1日,《國土資源部關于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下發,提出“十三五”國土資源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明確深地探測、深海探測、深空對地觀測戰略科技領域創新能力躋身先進國家行列,土地科技水平顯著提升。
9月6日,全國國土資源系統科技創新大會隆重召開,突出強調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全力實施“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會議提出,實施深地探測戰略,要突出戰略科技定位,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梳理分析國內外深地探測研究成果和趨勢,明確“跟跑、并跑、領跑”領域的主攻方向。要通過深地探測,開展以儲備為目的的戰略性礦產勘查,搞清資源家底,建立完善國家能源和礦產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做到“手握儲量、心里不慌”。實施深海探測戰略,重點是圍繞進入深海—認知深海—探查深海—開發深海這一主線,突破制約深海探測能力的核心關鍵技術,進軍深海科學和技術制高點。實施深空對地觀測戰略,重點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遙感信息技術日益增強的需求,實施對地觀測衛星重大工程,發展深空對地觀測技術,加強衛星遙感應用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不斷提高國土資源監測監管能力,更好支撐生態國土和智慧國土建設。實施土地科技創新戰略,要以土地工程技術為重點,著力研發耕地質量提升、退化土地治理、荒廢土地利用、土地生態修復等技術,強化土地整治的工程化、生態化技術應用;要加強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體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優化基礎理論研究,全面發展土地調查評價、建設工程節地、土地立體開發等技術。
為了加快推進“向地球深部進軍”,8月9日國土資源部與教育部、中科院、地震局共同成立了由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為組長的深部研究領導小組,由8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首席專家組領銜編制地球深部探測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方案,由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顧問委員會咨詢把關,共同推進深地探測研究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目前,立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9 精準扶貧 精準脫貧
加大國土資源政策創新力度,全力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貫穿2016年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2月,國土資源部定點扶貧工作會議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召開。姜大明指出,要以新發展理念高標準推進定點扶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要自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大力創新扶貧舉措,扎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同時,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用好用活增減掛鉤政策積極支持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認真落實這項超常規的國土資源優惠政策,切實發揮增減掛鉤支持扶貧開發和易地扶貧搬遷的作用。
5月,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部際聯系會議在四川省西昌市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充分發揮片區部際聯系會議平臺作用,共同打好烏蒙山片區脫貧攻堅開局之戰。同時,土地政策支持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培訓班在四川省巴中市開班。姜大明在開班講話中強調,在扶貧開發特別是易地扶貧搬遷中,要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統一思想指導行動,切實用好用活用足國土資源部出臺的有針對性的支持保障政策,確保國土資源各項扶貧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10 地調百年
100年前的1916年2月,民國政府農商部設立直屬地質調查局。中國自主培養的第一批18名地質畢業生于同年7月正式進入農商部地質調查局工作。由此,中國地質調查序幕正式拉開。到2016年,中國地質調查整整走過了百年歷程。地質調查百年是一部地質人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歷史,是一部地質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歷史,是一部地質人才成長與進步的歷史,是一部地質文化創造與傳承的歷史。
為紀念地調百年歷程,7月,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專題展(1916~2016)在京隆重開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地質博物館建館100周年,在賀信中提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希望博物館不忘初心、與時俱進,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以真誠服務青少年為重點,更好發揮地學研究基地、科學殿堂的作用,努力把中國地質博物館辦得更好、更有特色,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11月,中國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大會暨紀念中國地質調查百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姜大明強調,為了肩負起向“地球深部進軍”的歷史使命,必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質調查局。要統一思想,全力推進地調體制轉型發展;要深化改革,建設完備高效的地質科技創新體系;要精心策劃,全力打造協同開放、優勢互補的創新平臺;要創新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熱情;要堅持正確導向,實施好創新人才發展戰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