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01-20 07:42:01
她們不想生二孩
全國婦聯一項調查顯示,半數以上一孩家庭不想要二孩。教育、醫療衛生、生活環境等公共服務資源狀況和家庭狀況,是影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我照顧一個娃,已經夠累了,全家每天都為了娃忙得團團轉,還經常因教育理念不同發生爭執,說什么也不會再生了。”北京市朝陽區全職媽媽陸女士是獨生女,按政策幾年前就可以生二孩,但是兒子今年都9歲了,她仍然不想要二孩。
陸女士的丈夫收入較高,父母住一個小區,身體也不錯,按理說再養育一個孩子的條件都具備。陸女士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生了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給予好的教育,“這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她辭職回家,每天接送孩子,陪孩子寫作業,帶孩子上各種課外班,“我每天日程都是滿的,帶娃挺累的。”她說。
“累,不想生第二個”,并不是陸女士一人的想法。最近,全國婦聯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對10省21個市上萬名0—15歲兒童的父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一孩家庭不想要二孩。其中,北京地區和城市地區70%以上的父母認為,母親的精力、孩子上幼兒園以前需專人照料是影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這一比例比其他人群高出5—10個百分點。
參與本次調查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為53.3%,不確定是否生育二孩的為26.2%,不想和不確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計為79.5%。在經濟發達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對較低。從地區看,東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北京已有二孩的家庭僅為24.8%,不想生二孩的比例達到62.3%;從家庭類型來看,城市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最低,為29.6%,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為55.9%。
接受調查的父母普遍認為,教育、醫療衛生、生活環境等公共服務資源狀況和家庭狀況,是影響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對于經濟發達省份和城市而言,家庭經濟狀況、家中是否有人照顧孩子等因素對生育二孩的影響作用更大。
城里人養娃成本不低
被調查的已生育一孩而不打算生二孩的女性,有60.7%是擔心孩子無人照料。社會支持服務能不能跟上,也是打算要二孩的家庭著重考慮的
調查結果顯示,城里人是最不想生二孩的人群。
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中國人口學會常務理事楊成鋼分析,這與人口行為機制有關。從人口大勢來看,生育勢能的較大釋放估計在政策落地后的1.5—2年內,形成人口出生高峰。從家庭來看,也不是政策放開就馬上會生育,“生孩子是一個重大家庭決策,不像買白菜那么簡單,需要家庭成員之間交流商量、意見磨合,最終形成共識。不同收入、體制、年齡、性別的人群,面臨的生育壓力也不一樣。”二孩政策落實可能會受到生育家庭個體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兩方面的影響。
個體因素包括家庭經濟狀況、成本效用評估,生孩子、照料孩子、上學花費,家庭成員時間精力的付出,特別是女性作為母親付出的直接和間接成本等;社會觀念的影響,二孩政策對象以80后和70后末端人群為主,這批人生于或長于改革開放時期,生育觀念新,可能更多地追求自由生活、自我空間,不愿做所謂“孩奴”;身體狀況影響,如今不孕不育、流產情況并不少見;生殖技術制約,符合政策的人群2/3都是高齡孕產婦,在現有生殖技術條件下,可能在臨床上會面臨較高生育風險。
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的婦幼保健資源和能力供給對家庭的配套支持服務,以及生育婦女的勞動和就業權利保障,如產假夠不夠長、會不會面臨就業歧視等;還有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國女性就業率較高,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照護,成為二孩家庭一個棘手問題。“誰來照顧兩個孩子?讓日益年邁的老人帶大一個繼續帶老二,還是找價格越來越高的保姆,或者是自己放棄工作全職帶孩子?生育家庭會面臨很困難的選擇。”楊成鋼說。
專家認為,綜合考量如上因素發現,城里養育孩子的成本確實不低。在北上廣深地區,好的月嫂上萬元,請個保姆每月在四五千元以上,有育兒證的育兒嫂價格更高,如果是兩個孩子,那就要請兩個保姆。很多家庭不放心保姆一人帶孩子,還要讓老人幫著,家里至少要住下6口人,房子夠不夠住也成問題。兩個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不菲,公立幼兒園少,最便宜的私立幼兒園每月起碼也要兩三千元。再加上孩子的課外班,如鋼琴、舞蹈、英語、跆拳道、圍棋、奧數班等,有些課程一年費用高達2萬元。如果女性做全職媽媽,家里靠丈夫一份收入能否養得起兩個孩子,需要掂量。
然而,能支持家庭的社會化服務并不是很多。堆積的生育勢能釋放,引發婦幼保健建檔難題。社會支持服務能不能跟上,也成為打算要二孩家庭考慮的因素。
2016年,國家衛計委委托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全國10個城市就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情況開展專題調研。結果表明,嬰幼兒托育服務供需矛盾較突出,超過1/3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有托育服務需求,其中家長對2—3歲托兒托育的需求最強烈。幼兒園大多只接受3歲以上的幼兒,而女職工能享受的產假一般為半年左右,家庭承擔著長達2年半左右的嬰幼兒照料任務。目前,有近80%的嬰幼兒都是由祖輩參與日間看護,被調查對象更希望將孩子送往專業托育機構。被調查的已生育一孩而不打算生二孩的母親,有60.7%出于孩子無人照料的原因。
“生”與“升”的糾結
近1/3全職母親因為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母嬰服務、托幼服務、小學生接送等社會化服務,應該跟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給二孩父母有力的支持
調查顯示,有近1/3全職母親因為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超過3/4的全職母親表示,如果有人幫助帶孩子,將會重新就業。生一個孩子,起碼有3年因照顧孩子無法安心工作,如果生二孩,那又是3年,會給女性就業、升職帶來影響。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真真說,近年來中國從事非農勞動的婦女因生育中斷就業的比例持續上升,有的調查發現該比例已達到35%。如果婦女生育期的就業不能得到保障,在生育政策放寬之后,很可能會損失更多婦女勞動力,尤其是城鎮中的高質量勞動力。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鄧麗建議,要實現全面二孩政策的預期目標,僅僅調整生育政策遠遠不夠,還需要完善相關公共服務政策,特別是建立靈活普惠的托育公共服務體制,解決家庭和婦女的后顧之憂。
南開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原新認為,母嬰服務、托幼服務、小學生接送等社會化服務,應該跟全面二孩政策配套,給二孩父母有力的支持。母嬰硬件方面,民航、鐵路等公共場所提供育嬰室,單位、企業也可以提供一間房子,只需要簡單的設備,如冰箱、沙發、桌子、一些玩具等,讓職業女性進行母乳喂養,兩頭兼顧。小學階段的兒童兩三點就放學,父母要五六點才下班,如果社區提供接送、托管服務,能大大減輕父母的負擔。
“家庭發展服務領域是中國長期以來的社會服務短板。少子化、空巢化、老齡化的家庭日益普遍,子女大多力不從心。如果年輕夫婦再養育第二個孩子,自身的生活負擔更沉重,家庭發展受到很大阻礙和挑戰,迫切需要獲得社會支持服務,包括各種公共的和市場的社會資源供給與配置,政府絕不能缺位。”楊成鋼說。
鄭真真建議,大多數發達國家都以不同形式存在針對夫婦生育的津貼和帶薪休假制度。尤其是不少發達國家在生育率長期低于更替水平甚至在超低水平后,紛紛指定不同部門或設立專門機構應對低生育陷阱的風險,出臺各種形式的生育補貼政策,但由于應對過遲、缺乏針對性、政策落實不力或政策執行存在較大差別,往往收效甚微。中國的人口發展軌跡與韓國、日本相似,只不過滯后10—20年,我們應當研究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楊成鋼建議,我國人口工作應該向家庭發展轉型,涉及人口工作的部門要齊心協力,轉換思路,為家庭發展提供社會支持服務,為二孩父母提供配套公共服務,最大限度降低生育成本。計生行政工作體系可以化身為社會工作服務網絡,宏觀上與社會發展對接,微觀上與家庭發展對接,為每位育齡婦女提供制度、權利保障,讓每個家庭發展得到有力的社會支撐。(李紅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