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日報
2017-02-04 09:17:02
“我在網上找到一份法院曾經作出的判決,案情與我的相差無幾,涉及的法律問題一目了然,不用請律師了。”50多歲的黃先生沒想到,第一次打官司,便在沒有聘請律師的情況下獨立完成了。
2016年8月,因銀行卡被盜刷80余萬元,黃先生將銀行起訴至當地法院。庭審過程中,黃先生有條不紊地回應銀行的主張,最終獲得法院的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學文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經過3年的不斷努力,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公開平臺。2016年8月起,中國裁判文書網每日訪問量均超過2000萬次,用戶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億的訪問量來自海外。
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裁判文書上網將法院的判決置于社會公眾監督之下。截至今年1月1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已公布裁判文書2600余萬篇,網站訪問量超過52億次。
杜絕文書選擇性上網
“開放、動態、透明、便民”,打開中國裁判文書網首先看到這8個字。記者在搜索欄里輸入案由、關鍵詞、法院、當事人、律師等信息,輕點鼠標,全國各地法院的相關裁判文書一目了然。
劉學文說:“裁判文書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除確實不宜公開的內容外,人民法院作出的所有裁判文書均應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確保裁判文書公開不留死角。”
近年來,最高法力推上網公開裁判文書,中國裁判文書網不斷擴大裁判文書公開范圍,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開的關注和期待,裁判文書上網“曬”出公平正義。
按照最高法的要求,只有涉及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國家秘密或與未成年人相關的案件,才可以不公開。但實踐中,一些法院存在裁判文書選擇性上網現象,判決生效后“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不予公開。
針對這種情況,最高法要求各地法院繼續推進司法公開平臺架設,加大裁判文書全面公開力度,建立嚴格的不上網核準機制,杜絕選擇性上網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審管辦主任李亮說:“針對部分地方法院裁判文書選擇性上網問題,我們進一步拓展裁判文書公開范圍至所有一審裁判文書。同時明確,裁判文書不予公布的,應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該裁判文書的案號、審理法院、裁判日期以及不公開理由。”
據了解,實踐中存在法官認為出了判決書,案子便結了,審管辦認為判決書歸檔了案子便結了的現象。為此,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建議,將上網公開作為法院結案標準,讓案結即公開成為法官的工作習慣,并在制度上將上網公開納入工作流程。
法院判決“全民目擊”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民法院院長顏赤介紹說,淮安區法院要求,所有應當公布的文書全部上傳,不宜公開的裁判文書,要經過分管院長的嚴格批準。裁判文書上網,相當于多了無數網友幫助法院進行監督。
裁判文書是衡量司法公正性的重要載體,把裁判結果掛在網絡上、曬在陽光下,有勇氣接受圍觀,有底氣面對指責,才能讓公正走下高高的審判臺,走進群眾的心坎里。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賀小榮認為,秘密是正義最大的敵人,司法公開是有效抵御外部干預的最佳盾牌。只要真正做到生效裁判文書全面公開,一切非法干預就無立足藏身之地。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可以從制度和技術上抵御外來干預。
在呂紅兵看來,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路燈是最好的警察。全民目擊之下,裁判者在法律文書上體現的不只是字里行間的專業,更是徹頭徹尾的廉潔。
呂紅兵說,裁判文書不應一上了之,而應服務至上、用戶導向。應進一步優化關鍵詞檢索系統,讓檢索更便捷、讓目標更精準。比如,按照以案由為主要索引,配以相關關鍵詞的方法進行檢索。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手段,讓機器更“聰明”,讓用戶更“傻”。如此,裁判文書上網的功能和公開的作用,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
倒逼法官高質量辦案
“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適用變化很快,持續關注上網的裁判文書,讓我受益匪淺。”如今,上網查閱裁判文書已經成為上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羅仙永的習慣。通過不斷研究裁判文書、歸納總結同類案件,羅仙永感到,自己裁決案件、擬寫文書的能力不斷提高。
裁判文書是人民法院審判活動、裁判理由、裁判依據和裁判結果的最重要載體,是法官價值取向、法律素養、文字功底的集中反映。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六庭副庭長李軍認為,裁判文書是法官的臉面,將其放在網上供億萬人審視、監督,對承辦法官處理案件的公正性、文書的說理性、邏輯性等提出更高要求。眾目睽睽之下,豈敢草率了事。裁判文書上網倒逼法官提升裁判文書和案件質量。
劉學文說:“裁判文書上網公開3年來,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正在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
本報北京2月3日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