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02-07 16:37:02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處理好供給側改革“四大關系”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安蓓、李俊義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第二個年頭。從攻堅之年進入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愈發清晰,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思考更為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中指出,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原則。
用好“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
打開手機APP軟件,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就近使用一輛共享單車,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2016年4月上線至今,摩拜單車已進入國內15個大中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運營單車數量分別超過10萬輛。
在供給側填補空白的市場需求,短期內將爆發出巨大的增長潛力。“中國是一片創業沃土,在政府支持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創業者獲得巨大發展空間。”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對記者說,新的產業模式特別需要各級政府給予更多包容和耐心。
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對于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體來說,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政策制定都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處理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與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關系,是時代給出的重大課題。
發揮市場作用,關鍵是遵循市場規律、善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打破行業壟斷、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提高企業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競爭力。發揮政府作用,關鍵是讓政府干好自己該干的事。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范市場行為。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白重恩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還是要讓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提高供給側效率和質量,需要簡政放權來使規則公平透明;需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讓企業在優勝劣汰中找到發展方向;也需要政府更好發揮作用,創造公平良好的市場環境。”
探索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
為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鋼鐵大市唐山在落實國家、河北省去產能專項獎補資金的同時,2017年安排財政配套資金1億元獎勵補助鋼鐵行業去產能,確保全年壓減861萬噸鋼、933萬噸鐵產能目標完成。
“靠行政命令拆爐子,企業是不認的。”唐山市發改委產業協調處處長卞明江說:“去哪家不去哪家,靠嘴說不行,還得靠經濟、環保、安全、技術這樣的硬杠杠。政府‘這只手’也不能缺席,要靠政府推動加速市場出清,縮短陣痛時間。”
去產能要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更加科學精準、有序有效;去庫存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去杠桿要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降成本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補短板要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五大任務,個個指向多年經濟發展“沉疴”,項項關涉利益調整,對如何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無疑是重大考驗。
“過去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各級政府來說,更好發揮市場作用的共識進一步強化,但也存在市場機制發揮不夠、政府干預過多的問題。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邁向深入,下一步要更加注重運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來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士對記者說。
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應對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問題,關鍵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特別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競爭是重要方向。黨中央國務院對這個方向很明確,但在改革執行中還有許多具體問題有待解決。
著力推動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突出,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供給側最大的問題實質上是制度供給不足。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改革,核心是機制、體制創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說,一方面要避免行政化、部門化、碎片化傾向,另一方面要盡快在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系全局、關系長遠。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一方面要遵循市場規律,善于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政府要勇于承擔責任,干好自己該干的事,著力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實現根本性轉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認為,發揮好市場和政府作用,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另一方面要放寬市場準入,深化國有企業、金融、財稅等領域改革,促進生產要素有序合理流動。“用改革的辦法矯正供需要素配置扭曲,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更健康、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增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