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2017-02-09 16:30:02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長大了才明白這首二十年前創作的歌曲里究竟包含著對家怎樣的深情。坐上高鐵的那一刻,終于體會到了唐代詩人宋之問“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復雜心情。
我從出生開始就和家人生活在一家央企的職工大院里,這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人人都認識。從上高中開始我就很少回來了,仔細一算已有十年。不知何時,抬頭望望我家住的那棟樓已變得比想象中矮了不少。家還是那個溫暖的家,雖然出去這些年沒少換地方,但是最舒服的還是從小睡到大的這張硬板床,沾枕頭就著。父母都是老實本分人,一輩子在這個單位里工作,雖沒有太大的貢獻,但也沒犯過錯誤。今年過年回家對于我來說有些特殊,這是我畢業后參加工作第一年回家過年。奶奶尤其高興,一家人湊齊了真不容易。全家人圍桌而坐其樂融融吃年夜飯,終于理解了“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平安、團圓這些最質樸的詞匯代表著中國人心中對于家的向往。過年了,奮斗了一年的一家人,無論在外面過得好不好,能夠其樂融融坐在一起就是幸福。而有一些人卻過不好這個春節了,在飯桌上家人講起了我們大院的某個年輕人,名牌大學畢業,工作能力突出,備受領導賞識,之后調到了某分廠做領導,就在年前剛剛因為貪污受賄被抓起來,消息傳來他的上級領導感到惋惜,屬下感到意外。我想,他的家人這個年都過不好吧。沒有了團圓,家也不成家了。爸爸經常教育我,做人要守住底線,錢多少是多?夠花就行了。奶奶雖然有些古板,但是話糙理不糙:“人這一輩子的錢都是有數的,一下把后半輩子錢都拿完了那可不就進去了唄。咱家人一輩輩都不求大富大貴,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路日子自然就好了。”奶奶的話真是智慧,把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了,日子自然就好了,而如果只想著賺錢,哪還有功夫想著怎么好好工作。
這些最質樸的語言讓我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親人的箴言別人無法替代。許久不回家的我對于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這個欄目有了更深的理解。家是這個社會上最小也是最緊密的集體,血脈將大家聯系在一起,性格、做事方式相互影響,一個好的家規造福一家人,讓錯誤在家中被發現,甚至是扼殺于搖籃之中。從兒時就接受規則教育,到了社會路會走得更順,這對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都有著良好的影響。
這件事也讓我產生了好奇,我家有沒有家規家訓?借著假期的機會,我詳細問了家里的長輩。原來我家祖籍在山東濟南,當年因為日軍侵華,家人坐船漂洋過海來到大連避難,隨后在大連扎下根,爺爺在大連鋼廠工作,后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南工業發展,調到貴陽工作,再之后隨著支援華北的隊伍來到了邯鄲發展鋼鐵產業,一直到了今天。一個家族隨著歷史一起變遷、扎根、生存,有國才有家,家國兩相依。目前老家大連的親戚還保留著每年將家譜請出祭拜的傳統,但是家規家訓都已經失傳。曾經老家長輩希望我爸爸重新回到濟南他們當時生活的村子找找線索,但是那個村子早已不復存在。
我家的家訓只能通過老人頭口傳授了,但就是這樣已讓我受益匪淺。但轉頭想來,我家的家規家訓其實早已融入我的生活之中:飯桌上要老人先動筷子;見到長輩要打招呼,稱呼前要加上姓氏;每月要給長輩生活費,做到子女贍養老人的義務;為人做事要謙虛厚道,少張揚多做事;不受不義之財;不在人后議論……這些父母及長輩具體而微的告誡都在我的成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想這也是家規的力量,縱然家規文字已經失傳,但是家規的內容已經融入到了我們這個家族的血脈之中。(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張東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