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17-08-04 16:38:08
“來到兵團支援邊疆建設,這將是我一輩子的寶貴財富。”7月16日,在新疆兵團一〇四團西山醫院,年輕的援疆醫生劉攀講完這句話,淚水已濕潤了雙眼。今年2月,他揣著一顆激動而忐忑的心,告別妻子和年僅1歲的孩子,從山東來到新疆兵團支援醫療工作建設。不到半年時間,他幫助數百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也收獲了太多關于兵團、關于“軍墾母親”的震撼與感動。“現在,我就是一名兵團人!”這是他自豪的宣言,也是他每一天堅守的準則。
援疆醫生劉攀接受大眾網記者采訪。(亓翔 攝)
舍下9個月大的女兒,他成了“最年輕”援疆醫生
85年出生的劉攀看起來像個大男孩,年輕,靦腆,卻不失醫生的穩重。來到新疆兵團之前,他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棗莊醫院綜合內科的一名大夫,針灸、康復理療都是他的專長。此次援疆,是劉攀主動報名,堅決要求參加的。為啥?就為了胸中那份新疆情懷、兵團情懷。
“去年接到援疆通知的時候,孩子才剛滿9個月。”劉攀說,這不是山東第一次組織醫療人才去援疆,對于新疆,對于屯墾戍邊的兵團人,他一直心存向往。這次好不容易有機會,他恨不得立刻去院里報名參加。但是,此去援疆至少要一年半,一想到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正是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又猶豫起來。糾結了一段時間,家國情懷戰勝了“小家”困難,在家人的支持下,劉攀懷著激動的心情報上了名。
“其實家里人還是挺擔心的,但他們知道這是我的心愿,也理解我。”幾個月后,劉攀如愿踏上了援疆之路,成為同一批來援疆的山東醫生中,最年輕的一個。他笑稱,離開家的那天,根本不敢回頭看一眼孩子,“生怕一回頭就心軟了,走不了了。”
一個月接診兩三百號病人,當地百姓夸他“山東神醫”
來到兵團,簡單地熟悉情況后,劉攀和另外兩名援疆醫生被分配到一〇四團西山醫院。可到醫院沒兩天,劉攀就開始發愁了:醫院的條件相對簡陋,此前壓根沒有開設專門的康復理療科,更別提相關醫療設備了。咋辦?一件件重頭置辦唄。“以前這個科室開不起來,主要是缺乏相關人才。我把想法提出來后,院里領導都特別支持。”在劉攀的張羅下,醫院很快騰出幾間房間,作為康復理療科的辦公室、診室、按摩推拿室和康復訓練室,又添置了針灸針具、推拿按摩床、拔罐器具、電烤燈等設備,還調來相關醫護人員協助劉攀工作,向他學習專業醫療技術。這樣一來,全新的康復理療科總算是建起來了。
診室“開張”頭兩天,劉攀心里七上八下,一刻也做不安穩。“醫院以前沒有這個科室,老百姓不了解情況,要是一個病人都沒有可咋辦?”沒想到,他擔心的情況不僅沒有發生,前來咨詢就診的病人居然排起了隊,小到肩酸腰痛、頸椎僵硬,大到手術后的復健和各類陳年舊病,小小的診室一個月要接診兩三百號病患。“簡直忙不過來。”劉攀一邊喜滋滋地“抱怨”著,一邊繼續耐心對待每一位病患,認真詢問他們的癥狀、病史,力爭找出最好的治療方案。
援疆醫生劉攀在為病人做康復理療。(亓翔 攝)
為啥康復理療這么受歡迎呢?劉攀分析,西山醫院覆蓋了周圍約10萬老百姓的看病就診,該區域居住的老年人較多,頸肩腰腿痛發病率高,因此對這方面的醫療需求比較大。這更堅定了他把康復理療科辦好的決心,忙碌之余,他將自己的診療經驗悉數傳授給科室的年輕醫生,希望多培養出幾個“針灸能手”。
幾個月過去,劉攀和院里的其他幾位援疆醫生都積累起了好口碑,百姓們親切地稱呼他們“山東來的神醫”。“我們離神醫還遠著呢。”劉攀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當地百姓的信任和稱贊,讓他既感動,又深感責任之重。“往后每一天都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治好更多的病人,不辜負老百姓的期望。”
兩次感動落淚:此生要做兵團人
援疆5個多月,劉攀早已適應了這里的工作和生活,兵團人的熱情和樸實更讓他有了家的感覺。作為一名醫生,一名來自山東的漢子,劉攀向來自詡堅強。可來到兵團沒多久,他已有兩次被深深感動,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第一次落淚,是今年春天剛到新疆時,兵團組織援疆干部們去石河子軍墾博物館、軍墾第一連參觀。正是冰雪消融的時節,走到第一代軍墾人住的“地窩子”前,他們親眼看到雪水泥水直往“地窩子”里灌,里面又濕又冷。據講解員介紹,當年能住上“地窩子”還算條件不錯的,許多兵白天開荒搞生產,晚上就睡在戈壁荒灘上……那一天,他們看了記錄軍墾人生活和工作的文物、老照片,劉攀只覺得血氣往上涌,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真的,這就是我當時的真實感受,太艱苦了,太震撼了!”劉攀的聲音哽咽起來,淚水在眼眶中直打轉。是誰把戈壁荒漠變成了今天的城市?是誰用青春澆灌了天山下的綠洲?劉攀說,每一個來到新疆的人,都應該去軍墾博物館看一看,聽一聽兵團的故事。
第二次掉淚,是與一〇四團的幾名山東女兵見面。60多年前,2萬多名山東女兵相應國家號召,為支援邊疆建設奉獻了一生。見面那天,當知劉攀他們是來從山東老家來的援疆人才,一名80多歲的女兵拉住他的手,不停地稱贊、叮囑。老人說,她們這輩子雖然很苦,但她們苦的值,她們沒有給山東人丟臉。今天從山東來援疆的年輕人,也一定要干出山東人的樣子來。“當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擦都擦不及。”劉攀說,跟屯墾戍邊的一代代兵團人相比,他的這些辛苦又算的了啥?“我現在就是一名兵團人。”他由衷地說,能來到兵團,用自己的專長為邊疆發展做一點貢獻,這將是他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