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9-10 19:46:09
齊魯網9月10日訊 不久前,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隆重召開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表彰大會,表彰全國衛生計生系統“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在58名勞動模范表彰名單中,湖南省武岡市灣頭橋鎮世富村鄉村醫生劉云榮列其中。
這一崇高榮譽,是對村醫劉云及其妻子鄧艷鴻倆人扎根鄉村,20年如一日守護村民健康的充分肯定,劉云夫婦實至名歸。
9月1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扶貧辦和湖南日報社主辦,華聲在線新聞網站、湖南微政務和網信湖南承辦的“精準扶貧在三湘”網絡主題活動考察采訪團來到邵陽武岡灣頭橋鎮,感受這位“白求恩”的情懷和夢想。
走門串戶,盡職盡責做好村民的家庭醫生
“世富”村這一村名,寄托了村民群眾對小康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夢想。但多年來該村卻是一個貧困村。9月10日,劉云告訴記者,從小生長在這個小山村,在他的記憶里,鄉親們因為窮,小病靠拖,拖不下去成了大病,不得已才會租村里的手扶拖拉機去鄉、區衛生院看病,很多人因貽誤病情抱恨終生。劉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1997年退伍回鄉后他便一門心思干起了“赤腳醫生”這個行當,并且一干就是20年。
近年來,國家的扶貧政策越來越好,村里的基礎設施越來越好,特別是2015年武岡市政府在村里建起了標準化村衛生室……老百姓真正看到了“世代富裕”的希望。近年來,國家、省、市健康扶貧的優惠政策一個接一個,其中,建立健康檔案和開展簽約服務正是落實健康扶貧的重要基礎和手段。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劉云深知,通往小康的路上,必須要筑起“健康”的橋梁。為打通“健康扶貧”在村里的最后一公里,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發生,劉云在這方面費了不少功夫。
白天村民要外出種田,為“逮住”鄉親們,劉云開始利用晚上和清早的時間,與村民開展簽約服務。晚上,挨家挨戶地串門走訪,劉云有好幾次險些被老百姓家的狗咬傷,也有好多次被不知情的鄉親們氣得不輕,開始他們對簽約的實情不了解,甚至誤會為拉生意,被拒之門外。
一天傍晚,劉云第三次來到4組貧困戶鄧集銀家門口,鄧集銀一家4口人,本人糖尿病、高血壓,2個小孩讀初中,全家僅一個勞動力打零工維持生計。因為前兩次鄧集銀不在家,劉云只好再次上門開展簽約服務。誰知,鄧集銀以為是劉云為了抓生意收入,將劉云拒之門外,說“我自己的病自己曉得,要去大醫院才看得好的,不勞煩你這個赤腳醫生來操心!”劉云沒有放棄,耐心解釋說:“簽約服務是國家的一項扶貧惠民政策,簽了約我就是你們的家庭醫生,你可以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的四項免費的優惠政策,負責給你做體檢,免費測血糖、血壓、做心電圖等等,不要你一分錢......”
苦口婆心的劉云逐漸打消了鄧集銀一家的戒心,并嘗試接受測量血糖、血壓,聽劉云講述糖尿病、高血壓預防保健知識和科學服藥,鄧集銀的病情得以緩解控制,劉云贏得了他們全家的信任,終于落實了簽約,并逢人就夸“簽約服務就是好!”如今,世富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2戶509人,建立了健康檔案、落實簽約服務。其余的非貧困戶也看到簽約服務的好處,紛紛主動要求簽約,這樣一來,世富村全村2929人全部簽下了服務協議,實現了健康建檔和簽約服務全覆蓋,筑實了防患“因病致貧、返貧”的堤壩,劉云也成了全村人的“家庭醫生”。
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服務水平
鄉村醫生的主要職責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劉云明白:技術不過硬是沒病人來找你的。
前幾年,劉云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獲得了大學文憑,先后考獲了全科醫學執業助理醫師、執業醫生資格證書,2016年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醫名師學術經驗傳承講習班”結業。充分利用市、鄉級規范培訓和市里設置在世富村衛生室的“專家工作站”有市醫院專家定期帶班學習的機會,不斷增強專業能力,提高為村民服務的水平。
近幾年,世富村衛生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度考核均為優等,上門找他看病治病的人十里八方的,甚至鄰縣洞口的村民都來了,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劉云兩次被評為武岡市“十佳鄉村醫生”,2017年8月被評為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勞動模范。
劉云不但醫術精湛,還有一顆善良的心。自行醫二十年來,共接診病人20萬人次,出診近3萬人次。他從未收取過病人一分錢的診療費和出診費。他還用自己學到的中醫技術,經常給需要的病人針灸推拿,按摩刮痧,整脊理療,而他從未收取病人一分錢的治療費,算來也有20萬元左右。特別對五保戶、困難戶,他不是免去部分藥費,就是墊資醫療費,估摸著算起來,近些年里墊下的藥費不下5萬元。
心系群眾 把健康扶貧的政策落到實處
世富村貧困人口多,其中因病致貧62戶,占貧困戶40.7%,患有大病44人,長期慢性病53人,殘疾32人。對全村的貧困、低保、五保人口,劉云都一一記在心里,一一上門服務,健康體檢,家庭隨訪,哪戶有重病,哪戶有大病,哪戶有慢性病,哪戶是兜底戶,心里都有一本帳,自己治療不了,需要住院的病人,從沒耽誤別人的病情,毫不含糊地立馬打120急救電話,轉診到上級醫院,甚至有時親自開車護送。
今年4月,村民鄧聯芳,因不小心滑倒摔傷頭部,看上去傷口并不大,只是擦破了點皮,劉云知道她偶爾血壓偏高,建議立即轉人民醫院做CT檢查,鄧聯芳是家里主要勞動力,家境比較貧窮,平時頭痛腦熱的都是能拖則拖,不愿去醫院花錢。劉云認為隱患重大,說服其家屬不能因小失大,并借支2000元給她,自己開車立即送到市人民醫院檢查,經CT檢查后,診斷顱腦出血,癱瘓可能性極大,經及時處理,住院半月后痊愈出院,成功避免一個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的悲劇。
2015年下半年,全市統一修建標準化村衛生室,實現醫療用房的十室分開,并配備了健康一體機等多項醫療設備,劉云更是信心倍增,為村民服務熱情更是高漲。他在此基礎上自己再投資6萬多元完善圍墻等輔助設施,還自己添了部分醫療設備,更好地改善群眾的就醫環境。
不僅如此,他還自費開通光纖網絡,開展醫保門診報銷,使村民在衛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的80%。因白天門診病人多,這項工作就落到了他妻子鄧艷鴻頭上,她每天除了給病人報銷醫保,講解醫保政策,還兼任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對于他們夫妻倆的20年來的愛心守護,村里的老百姓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贊。
如今,他們夫唱婦隨,堅守在世富村村衛生室這個健康扶貧的前哨,成為武岡市脫貧攻堅一道靚麗的風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