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11-05 06:56:11
編者按:“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如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現廣袤鄉村蓬勃振興?如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讓農村成為城市的后花園,城市成為農村的CBD?如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本報記者深入浙江鄉村,記錄新故事,感受新變化,反映這里探索鄉村振興的努力與實踐。
種田,農民們開著小汽車;播種,操作著無人機;遇問題,直接在APP上找專家;貸款,不找銀行而找村兩委;
一手鋤頭、一手鼠標,農民們搞電商賺得荷包滿滿;村民設獎獎勵村民,幾年下來鄉風煥然一新……
在浙江鄉村走一走,這樣的新鮮事不勝枚舉。新時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舊模樣沒了,村里處處透著新顏。
種田有了新模樣
土地流轉、機械收割、生態農業、專家“聽診”
金秋十月,走進溫嶺市箬橫鎮,種糧大戶朱齊軍正開著小汽車查看晚稻長勢。看著隨風搖曳的稻浪,他一臉滿足:“以前的一畝三分地種著不過癮。現在土地流轉后,種田有了新樣子——開著大機械,種著千畝地。痛快!”
改變原來分散的種植現狀,浙江近年來探索出土地流轉新機制,受到各方歡迎。在箬橫鎮,108個村都實施了土地流轉。
流轉后,農民利益咋保證?“為了讓農民安心,我們對承包土地實地測繪,換發了‘身份證’,做好了備案,確保土地流轉合規。”溫嶺市農業林業局農村土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陳超介紹:“市里還出臺了相應的財政補助、分紅政策,確保農民不吃虧。”
種植面積擴大,種植手段也煥然一新。“‘汗滴禾下土’的農民沒有了,全都是機械化種植,無人機噴灑農藥。”朱齊軍說。從去年開始,溫嶺還建成市鎮兩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農機硬件、農業技術都走上了共享之路——上百臺農機通過網絡就能隨時申請調動。
摒棄“舊把式”、采用新手段,成了越來越多浙江農民的選擇。
走進衢州市衢江區全旺鎮省級糧食生產功能區,田埂邊“生態農業”的牌子顯眼奪目。農民王水龍告訴記者:“防病蟲害,我們用的是綠色防控技術,農藥量大大下降;施肥采用的是配方肥、沼液、有機肥,化肥量大大下降。”“雙降”帶來什么結果?今年1至9月,衢州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99.4%。
科技種田,浙江農民還有線上專家隨時“聽診”。前不久,紹興市上虞區種糧大戶李民奇幾千畝水稻被稻稗困擾,他把問題反饋到“莊稼醫院”APP平臺。很快,專家告訴他“要立即更換除草產品”。不到一周,問題解決了。上虞區農辦主任崔煜忠介紹:“莊稼醫院APP打破了農戶請教專家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如今已成了農戶的好幫手。”
惠農有了新舉措
“金融自治”,農民貸款更容易;農業保險,農民遇災心不慌
因為缺少抵押物,農民借錢總是難上難。不少專家表示:農民融資難、融資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現代化進程。
在浙江,“金融自助”的惠農舉措改變了這一境況。
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東山村,依山傍水。村民金國庭想開一家民宿,但30多萬元的啟動資金卻讓他犯了難。前不久,他的心情“陰轉晴”了——通過村兩委推薦,他在蕭山農商行貸到了錢。
原來,浙江省農村信用社通過手段創新,找到了破解農民融資難的方法。“村兩委最了解村民的人品,最能及時識別貸款風險。我們與村兩委合作,將信貸初審權放給村兩委,由村集體商議、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監督。”省農信聯社負責人王小龍介紹。
加大惠農力度,省農信聯社還規定:信用好的村鎮,貸款利率還能下浮。“這樣一來,村民們更看重信用了,村風都煥然一新。”東山村書記徐國棟說。
如今,以村兩委為紐帶的“農村金融自助”模式在浙江廣為推行。截至9月末,省農信聯社已累計評定信用村17888個,累計發放貸款11878億元,惠及230萬農戶。
惠農,寧波余姚市也有新舉措——“氣象指數保險”。“有了這個保險,農作物遭災達到受損標準,我們就能拿到政府賠償。”余姚楊梅種植大戶楊文革現身說法:2016年,他給500畝楊梅投了保,當年遭受了4場暴雨侵襲,損失慘重。不過經核驗后,他很快獲得33萬元理賠款。
“種地還有保險,心里就不慌了。”梁弄鎮種植大戶汪國武也對這一措施贊不絕口。在農民的歡迎聲中,余姚今年再開設28個新農業保險品種,總險種已達70個。寧波市委農辦副主任卞銀江介紹,70個農業保險品種中,財政保費補貼比例均在50%以上,最高的達90%以上。
增收有了新方式
種香菇、當工匠,致富有了帶頭人;一手鋤頭、一手鼠標,網上賣貨更輕松
“你看,袋料已經出木耳了!”輕撫著食用菌棒,麗水市云和縣黃源鄉陳塢村低收入農戶蘭長忠一臉喜悅。這400多段菌棒是當地的“云和師傅”、食用菌“女王”石余鳳贈送的。在石余鳳的帶領下,蘭長忠有了一門致富手藝。
談起“云和師傅”,云和人一臉自豪:2008年,“云和師傅”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成為浙江首個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品牌。“云和師傅”懂技術、會經營、有知識,早已成為致富的代表。
“一人富不算富”。近年來,經政府搭橋,數百名“云和師傅”和農村帶頭人與1000戶低收入農戶結對,成為增收帶頭人。
今年,霧溪村4戶低收入戶在帶頭人欒少波的幫扶下,每人每月增收1500元;不久前,縣里組織木匠李海躍等赴麗水職業學校封閉訓練,掌握新技能的師傅又成了市場“香餑餑”……兩年來,云和開展4期扶貧帶頭人培訓,帶動低收入農戶1077戶。目前,云和縣65%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戶均增收幅度達12%。
尋找增收方式,湖州市長興縣也找到了新幫手——電子商務。
一手拿鋤頭,一手拿鼠標。長興縣畫溪街道村民朱利鑫這幾天都要忙到大半夜。雖如此,朱利鑫卻樂開了花:“原來賣散貨、等客來的傳統賣法,總是‘賣了氣力不賺錢’。現在動動鼠標,就賣掉了上萬斤火龍果。”
走進紹興市上虞區丁宅鄉,也是同樣景象。看著滿倉庫的水蜜桃,果農房師傅胸有成竹:“不愁賣!”原來,上虞區供銷合作社已經為農戶在“淘寶網、供銷e家”等六大平臺開啟全網營銷。目前,僅在淘寶店,房師傅等散戶就賣掉了5000斤水蜜桃。
目前,浙江淘寶村數量已居全國第一。農村電商紅紅火火,不少農民店主笑言:淘寶店可是我們增收的“寶葫蘆”。
基層建設有了新方法
“村嫂”成為農村建設新力量;“村民設獎”讓鄉風煥然一新
頭戴紅帽子、身穿紅馬甲、腳踩黑雨鞋——這可是“嵊州村嫂”工作的“標配”。在紹興嵊州,需要支援的地方常有她們的身影。
今年4月,嵊州市山地微型馬拉松大賽在下王鎮舉行,主辦方愁得火急火燎:100名志愿者哪里去找?下王鎮各村“村嫂”們知道后,毅然撂下采茶的活計參加志愿服務,受到各方點贊。
農村建設,浙江多地創新工作方法,發揮基層婦女力量就是一招。下王鎮婦聯主席俞水花對此深有感觸:“鎮里男人大多外出創業,留守婦女就是村里的中堅。”幾年前,俞水花經摸底、動員,在各村組建成立了一批婦女志愿服務隊。
沒成想,新做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從“五水共治”到“美麗鄉村”,再到村里的衛生保潔、調解糾紛、文藝活動,幾乎處處都活躍著“村嫂”的身影。截至目前,嵊州“村嫂”志愿服務隊已有505支,人數達10658人。
開展農村建設,湖州市德清縣也有新方法——村民設獎表彰先進村民。你瞧,乾元鎮退休老人朱天榮設立了“天榮環保獎”;下渚湖街道的劉志國設立了“志國擁軍獎”……
民間設獎,怎么設?效果如何?太平村村民馬福建最有發言權。
早在1997年,馬福建目睹了一些子女不愿贍養老人的事后,決定自掏腰包設立“孝敬父母獎”,獎給村里的孝子,獲獎對象由全村推選、村民評議。“‘孝敬父母獎’發到第五屆的時候,村里的敬老氛圍已大為改觀。”馬福建說。
效果不錯,更多的人開始效仿,民間設獎的種類越來越多。到2017年9月,全縣各鄉鎮創設各類“道德獎”54個,授獎群眾超6000人。
“村民們都十分看重這份榮譽。在榜樣的帶動下,村里矛盾少了,和氣的氛圍多了。”德清民間設獎協會副理事長鮑紅女說,“如今,民間設獎、評獎已成為縣里加強基層建設的一個得力抓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