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wǎng)
2017-12-18 08:45:12
新華社武漢12月18日電(記者梁建強)初冬時節(jié),湖北省通山縣石門村長夏畈附近,一群身著紅色服裝的青年志愿者們正在忙碌著。他們身后不遠,是一條寫著“綠色扶貧青年當先”8個大字的橫幅。
挖坑、填土、澆水……一株株銀杏樹,在志愿者們的辛勤勞碌后,挺立在道路的兩側(cè)。
地處鄂南楚王山區(qū)的石門村,由于山高路遠、交通不便,加之資源匱乏,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5戶867人,占全村人口的23%,屬于深度貧困村。
如何讓村民們盡早脫貧致富?在咸寧市、通山縣、楠林鎮(zhèn)三級政府部門的幫助下,當?shù)亟Y(jié)合村里山地多、耕地少的特點,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項目,把“綠色扶貧”作為突破口。
石門村扶貧工作組組長徐志鵬介紹,當?shù)卣诖罅ㄔO(shè)采摘觀光生態(tài)園。目前,園內(nèi)已有茭白90畝,葡萄50畝,桑葚20畝,獼猴桃30畝。“后期,還將繼續(xù)栽植銀杏樹、草莓、山楂等,目標是打造可以四季采摘的觀光生態(tài)園。”
“觀光生態(tài)園的建設(shè)中,貧困戶優(yōu)先參與。通過這種途徑,能夠有效帶動村民增收。”徐志鵬說。
綠色扶貧,為貧困戶的增收致富創(chuàng)造了新的條件。村委會的干部們介紹,當?shù)卮迕窀幼⒅丨h(huán)境保護,走綠色發(fā)展之路逐漸成為村民們的共識。
為了進一步幫助石門村發(fā)展,12月中旬,54名來自咸寧的青年志愿者們帶著數(shù)百顆愛心銀杏樹來到了村里。把樹苗一一種下之后,志愿者們還分別認領(lǐng),將寫有自己名字的“愛心卡”掛在了樹上。以后,志愿者們還將不定期來到石門村,給樹苗施肥、澆水、養(yǎng)護,保證樹苗能夠茁壯成長。
“游客們以后來到石門村觀光、采摘時,路邊的銀杏樹將是一片金黃,一定能成為一道新的景觀。”青年志愿者蔡旭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