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2018-04-13 09:41:04
4月12日上午,南海海域,新中國史上最大規模海上閱兵,48艘艦艇、76架戰機、1萬多名官兵參與。
相較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只能在長江里檢閱水兵、陸地火炮架上船的簡陋條件,4月12日新聞聯播的20多分鐘,可以說直讓人有恍若隔世之感。
4月12日這場海上閱兵有什么看點?
南海問題專家島叔湖圖燕波給出了解讀。
戰力大幅提升
1、俠客島:此次閱兵展現出的海軍戰力如何?
湖圖燕波:最直觀的就是海軍戰力的大幅提升。有航母,有核潛艇,有最先進的艦艇,有空中力量,將中國海軍已經形成的立體戰斗體系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點,是過往幾次海上閱兵沒有做到的,彌補了包括航母等在內的多項短板。
新聞通稿里提到的“7個作戰群”已經說得很明確了:戰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御、綜合保障,各有分工和特長,也能應對不同作戰環境下的作戰任務。
新型攻擊型核潛艇
“遼寧”號航母
從參與此次閱兵的裝備規模,也可以看出中國海軍此前“下餃子”式制造和列裝的成果。這次我們不過是拿出了一小部分精銳力量。僅從主力戰艦說,包括航母、潛艇、驅逐艦、大型護衛艦、兩棲登陸艦等,中國海軍現在保守估計有150艘左右。此次閱兵的空中展示也是多元立體機型,以前是殲擊機為主,現在則預警機、加油機、殲擊機等都有了。
可以看出,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大大提升。上一次海上閱兵是2009年,當時中國還沒有航母,能夠進行遠海活動且有一定戰力的艦艇很少。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時間內,海軍建設的策略是空、潛、快,有遠洋行動能力的主要就是潛艇,水面艦艇的戰斗力基本局限在近海。前四次閱兵當然也沒有航母,大家知道,沒有航母的海上力量在遠洋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果你的艦船沒有區域防空能力,到了遠洋就是活靶子。而現在我們的航母、驅逐艦052D(裝有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中華神盾)、054A護衛艦、空中編隊等已經形成規模、形成體系。中國真的可以在遠洋有所作為了。
海軍航空兵直-8直升機
在全球范圍內,從發展潛力、規模、技術水準、全面程度等多個維度,中國海軍現在應該是僅次于美國海軍的。實事求是地說,我們還不能盲目自信,與美國相比,在艦艇質量、技術、合成化程度、作戰經驗等方面,中國的差距還很大,還要追趕,但我們的潛力是巨大的,而且進步速度非???。
作為普通人,看今晚的新聞視頻,是一場視覺盛宴,大家看了一定覺得很提氣;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軍事建設動態的學者,我的感覺是,距離上一次海上閱兵不過9年不到,中國海軍的作戰能力其實已經脫胎換骨。
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檢驗軍改效果
2、俠客島: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的突破和成效?
湖圖燕波:首要的是中央決心很大,同時也跟這些年中國整體實力的提升、科技和軍工企業的突破有巨大關系。軍迷都說這些年海軍裝備“下餃子”,此言不虛。今天閱兵的旗艦長沙艦,也就是第二艘052D多用途驅逐艦,09年時這個級別的還沒有。我們現在的主力艦艇、“當家花旦”,也就是052D、054A等,這些年都是批量生產,列裝了很多。當然,潛艇、航母等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
052D型導彈驅逐艦
054A型導彈護衛艦
去年我在島上一篇文章里寫過,去年海軍節前,《解放軍報》的刊文透露了巨大信息,包括“我國已經完全掌握了航母相關技術和管理經驗”、“我電磁攔阻技術比肩美國”、“為新質作戰力量代表的核潛艇戰斗力建設也實現了巨大飛躍”等。
別看語句并不起眼,這其中的玄機很大——這不僅意味著,造什么樣的、造多少艘航母,今后就完全取決于國際形勢和國家利益的需要,同時,堪比航母工程的大事核潛艇,中國已經進入了第三代下水、第四代研制的新階段。
說實話,中國人很聰明,學習能力真的是太強了。雖然中國并不具備美國那樣不斷在世界各地軍事活動的條件,但是在和平時期,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訓練、通過學習借鑒外軍的經驗,形成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做法。善于學習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我軍一貫的法寶。
所以這次也能看出,我們不僅有最新的裝備,而且已經形成體系,操控能力很不錯,不存在什么“有裝無人”、有了先進裝備不會使用的問題。
我個人感覺頗深的一點是,這次海上大閱兵,其實也是對軍改成果的一次檢驗。我們知道,軍改打破了之前軍兵種之間的界限,目的就是提高各軍兵種間的融合程度;從這次多元立體、海空一體的閱兵,也能看到軍改的程度和力度是非常有效的。
海軍航空兵殲-11戰機
海軍航空兵轟-6K戰略轟炸機
維護國家利益
3、俠客島:外界會比較好奇的是,為什么選在這個時刻在南海閱兵?今天還有一個大新聞是幾天后將在臺灣海峽進行實彈演習,這中間有沒有什么聯系?
湖圖燕波:時機上其實不用過度揣測,這么大的事兒,我們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走。其實從這幾年看,基本每年都至少有一次閱兵,閱兵的場地和內容不太一樣。這是中國自身軍事力量發展、戰略需要而進行的閱兵。我們犯不著通過閱兵來展示力量、回擊挑釁,因為本身中國的力量放在這兒了,他國其實每天衛星之類的也都在關注著。我個人覺得還是為了檢驗軍改的效果,促進軍隊培養能打仗的能力。
當然,臺灣海峽的實彈演習,跟此次南海閱兵的力量和性質可能不完全一樣,針對性更強一些。
地點當然值得我們玩味,南海,本身就意味著中國海軍走向深藍、走向遠洋。美國有個說法是中國采取“反介入戰略”,也就是阻止外敵介入中國在近海的行動。以前中國海軍力量弱,所以我們優先發展了潛艇、飛機、導彈快艇等,這是非常標準的“反介入”力量。今天我們的反介入力量也已經升級了,跟其他一些小國家的反介入相比,中國的反介入力量是很立體的,除了有岸基的導彈、作戰機場、潛艇之外,我們的信息化程度,水面艦艇的配合也很重要。在“反介入”方面,不夸張地說,中國完全具備在家門口同時應對多個方位挑戰的能力。
但從2011年中國航母下水之時開始,已經標志著此前圍繞中國海軍建設思路的爭論:是優先發展潛艇走近海防御路線,還是優先發展航母走遠洋路線?已經告一段落。
如果還是近海防御為主,那就不需要遠洋海軍和航母?,F在很明確,我們是同時發展近海防御力量和遠洋作戰力量。隨著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海軍已有能力在遠海大洋執行外線戰略。
這樣,中國不僅在維護海洋權益、維護領土完整的能力上,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同時,在維護海外利益、提供國際安全公共產品方面,中國海軍終于開始能夠提供堅強的后盾和實質的貢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