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州日報
2018-05-05 10:55:05
3歲童幼兒園學“操刀”做飯
近日,5歲多的小懿在幼兒園里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動手做的小蔥煎雞蛋,媽媽史女士則高興地在朋友圈里直播了小懿自制午餐。不過,兩年多前,當幼兒園讓三歲不到的兒子“操刀”做飯時,史女士有點憤怒:孩子那么小“舞刀弄鍋”,傷著了怎么辦?不過,兩年過去,史女士的憤怒變成了驚喜。
怎么做?對照流程自己動手
近日,記者來到小懿的班上,推門走進教室,門口不遠處就是班上的“生活區”:無煙電磁爐、微波爐、鍋碗瓢勺一應俱全。
小懿和另外三名同學分成兩組,每組使用一個電磁爐,和小懿搭檔的是一名男孩。“小廚房”有一張圖文并茂的雞蛋甜餅制作流程,面對流程小懿和同學分別熟練舀了幾勺面粉到一個杯子里,打雞蛋、放糖、攪拌;和他搭檔的小朋友打開電磁爐,鍋燒熱后,小家伙雙手捧著塑料杯往鍋里倒面漿。小朋友用鍋鏟小心地將四個面餅逐一翻面,幾分鐘下來,大功告成。自始至終,班主任劉老師并不插手,只是偶爾會提醒孩子注意事項。除了一個蛋餅煎煳了,另外三個煎好的蛋餅被送到記者面前。
劉老師說,在幼兒園,這項學習從小班起就要所有孩子參加。有的孩子那時還不到3歲。在班上,每周由孩子們投票選出一道美食,老師打印出這道食物的烹制流程,每天安排一小時供孩子學習。
為什么學?給孩子動手機會
小懿就讀的幼兒園副園長萬力說,幼兒園之所以開辟這個生活區,是想讓孩子們從生活小事做起,學會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其實孩子的特性就是很喜歡動手,但生活中家長卻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無論是合作做手工,還是合伙做菜,都可以讓他們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
劉老師說,一開始老師也感到有壓力,那么多小朋友,萬一傷著了怎么辦?有些孩子一開始也會害怕,正因為他們怕,老師就引導他們認識到刀子危險在哪里,應該如何正確使用。
家長怎么想?從憤怒到驚喜
家長史女士說,第一次聽說孩子在幼兒園里學做飯,有些憤怒。“太過分了,當時我兒子還不到3歲,傷著了怎么辦?”劉老師也說,一開始幾乎所有家長都反對,即便小朋友用的是塑料刀具。
然而,當兒子四歲多時一次在家里自己動手做出一個漢堡包時,史女士說她是“又驚又喜”,“4歲多孩子會做這些,好像不太正常啊?”。
兒子進廚房后,自己系上圍裙,因為不夠家里的灶臺高,兒子站上小板凳,熟練地洗菜,嫻熟地拎刀,把西紅柿、午餐肉切片后再一層層按順序羅列在面包中夾緊,做成漢堡包,自己默默吃完,吃完后收拾餐具。“這個過程的確令我驚喜,我看著他操作完整過程,從做到吃,最后洗刷干凈,我久久不能平靜,心中非常感動”。
現在雖然兒子還不到6歲,但在家里也經常幫媽媽做些家務,澆花,洗碗,這些事兒子都愛干。“我想如果不是在幼兒園里老師教了他們這些,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太舍得離那么小的孩子去做家務”。
史女士說,原本以為,老師平時發的幼兒園做飯的相片,只是一個應景的事情,但是當看到自己的孩子真的在家里自己動手做,她的想法就完全改變了。史女士說,通過孩子學會自己做飯這件事,她認識到孩子遠遠比父母想象中“更堅強,更聰明,更有潛力”。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治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