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漢晚報
2018-12-09 07:40:12
【熱點關注】母嬰店為何成“育兒謠言”重災區?
11月7日15時,2歲孩子的媽媽梁琪剛從一個母嬰店逛完,本來抱著娃去買奶粉,結果被推銷買下了大包小包的魚肝油、乳酸鈣還有兒童醬油。走出店鋪后感覺自己被“套路”了,可“愿打愿挨”的買賣也不好意思轉身退貨。梁琪只是眾多被套路的奶爸奶媽之一。
隨著二胎政策的推動,2018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達到1056億元,銷售母嬰產品的母嬰店在全國呈幾何式增長。然而,一些商家造起了“孩子瘦弱、骨密度低缺鈣”“孩子頭發發黃、皮膚白缺鋅”“母乳6個月后就沒營養,要加奶粉”等“育兒知識”,推銷家長孩子根本不需要、甚至無效的母嬰產品。讓人不禁發問,為何母嬰店竟成了育兒謠言的重災區?
6個月以前,寶寶竟吃7種補充劑
32歲的梁琪生產完最愛逛的是母嬰店,總想進去看看有什么寶寶需要的。11月7日,她像往常一樣走進沈陽市大東區大北關街的一家母嬰店,只不過這次她抱著兒子來的。“哎呀,小寶寶好可愛。呀,怎么后腦勺有枕禿,平時沒少補鈣吧,可這吸收明顯不好,得吃點魚肝油補補,正好店里有活動,買二贈一。”店里工作人員只看一眼就診出了寶寶的“病情”。見梁琪連連點頭購買后又推銷說,“乳酸鈣也得買點,食物里的鈣,寶寶吸收不了得補。”想著能對寶寶有好處,一咬牙梁琪點出了付款二維碼。
母嬰用品是指為孕產期女性與0~3歲嬰兒這兩類特殊相關聯群體提供的專業健康產品。記者以二胎媽媽的身份走訪了23家母嬰店,幾乎每家店鋪的銷售員都推銷了營養補充劑。有一家甚至打出了“寶媽須知”:出生第一口水“益生菌”、出生15天補維生素D3、滿月補鈣、4個月補鐵、6個月補鋅、0~3周歲補DHA、換季補蛋黃球蛋白。6個月以前寶寶竟要吃7種補充劑,比60歲以上的老人吃的還要多。
如果奶爸奶媽深信孩子母乳喂養啥都不缺,商家會有更深“套路”——微量元素、天賦基因、骨密度和過敏原檢測。
在沈陽市大東區孕媽寶母嬰店內一臺儀器前,5個家長抱著孩子排隊等著免費測微量元素和骨密度。穿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用棉簽在孩子口腔內壁上蹭了蹭,又用采血針在孩子食指一扎,2分鐘后一頁完整的報告打印出來。“你家孩子缺維生素D,趕緊補。骨密度也不達標,再不補影響孩子發育啦。”距這里1公里外的寶寶樂孕嬰店則主打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通過微信發送到家長手機上,運動天賦、音樂天賦、美術天賦……檢測儀后面貨架上則擺滿了兒童電子琴、兒童黏土、兒童泡泡球等產品。
被寶媽們吐槽最深的“套路”莫過于“兒童專用”。記者采訪發現,每家母嬰店貨架上食品、生活用品、洗護用品中都有打著“兒童專供”“寶寶專用”字樣的產品。兒童面條、兒童醬油、寶寶驅蚊液、兒童沐浴露等等,而同樣的產品價格比成人的貴上兩倍還要更多。宣傳的是“無添加劑”“純天然”“適合寶寶體質”“為適齡兒童特制”等等。甚至一些母嬰店與家具店合作,擺上了兒童專用漆、兒童家具的展品及畫冊。
“最大心理訴求是平安長大”
沈陽某三甲醫院兒科大夫徐浩介紹,事實上,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發出通知,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盲目補充微量元素不但對寶寶身體無益,還很容易“顧此失彼”。比如給寶寶補鈣一段時候后發現寶寶又缺鐵或鋅,原因是鈣的吸收能力太強,干擾了鐵和鋅的吸收。而我國除了奶粉等少數食品制定了嬰幼兒標準,其他的兒童食品和用品沒有專門的標準,商家所謂“兒童專用”基本上是忽悠消費者,往往只是對成人用的東西進行了微小的改造,甚至只是改了包裝。
然而,為何商家的“套路”奶爸奶媽們頻頻中招?“3歲前,家長最大的訴求就是寶寶平安長大”,沈陽馨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心理咨詢師唐亞菲道出家長最大的心理訴求。
“第一次當爸媽、難免會心虛”,孕嬰知識的匱乏讓許多家長中招。34歲的魏小晴在一家私立高中當語文老師,去年有了第一個孩子,網絡信息的發達、商家營銷的連番轟炸讓她經常“買買買”。“不是學醫的,哪懂得該不該補啊,再說第一次當爸媽,進母嬰店一聽說缺這缺那,就嚇得趕緊買。回去一查網上的科普帖子就感覺上當了,可下次去逛還是心癢癢想買,生怕孩子受委屈”。
記者隨機采訪36位孩子在0~3歲之間的家長發現,推銷員最打動他們的一句話是“孩子這么寶貝,又不差這點錢,買了得了”。28歲的金化平前年升級成了奶爸,身邊年齡相仿的同事、朋友、同學孩子剛出生時,幾乎全家人的焦點和關心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后背起幾個紅點,就以為食物過敏。頭發發黃、皮膚太白就覺得缺鋅。父母養我們時都是代代相傳的經驗養育,現在科學知識普及,發現屁大點事兒到網上一查都能嚇死人,所以寧肯勒著自己也不能虧著孩子”,金化平如是說。
安萌母嬰店店長陳穎告訴記者,更大的原因是家長對食品、用品安全沒信心。安萌母嬰店開了5年,她說店里銷量最好的就是德國、澳大利亞進口的奶粉以及日本進口的尿不濕。三聚氰胺事件10年后影響仍難消除,即使2018年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為99.5%,家長們還是熱衷到實體店買更可靠的進口產品,無須推銷員,只要網傳哪個進口產品好,線下實體店里的該產品就會斷貨。
嚴管才能破解圈套
“母嬰講座上,每次苦口婆心地科普,到大醫院正規檢測后再決定是否購買營養補充劑,社會上的檢測儀器絕大多數沒有科學依據,可還是有家長中招后帶著孩子來就診”,徐浩無奈地說。
他認為,解決問題不能只靠提醒消費者,政府監管部門應當擔負監管職責。“對于‘兒童專用’這種欺詐行為,監管部門應該堅決叫停、嚴厲懲治。既然目前很多商品都沒有出臺兒童專用的標準,那么商家憑什么打出這樣的旗號?某種角度上說,監管部門對‘兒童專用’商品的虛假宣傳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是這些商品泛濫的重要原因。”
遼寧青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金海給出的建議是,根據廣告法的規定,應界定“兒童專用”為虛假廣告。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以罰款。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并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磊則提醒奶爸奶媽們,糾正砸重金讓孩子享受高端消費的做法,抵制社會上的消費攀比風。“許多家長存在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有些甚至明知道國產品牌的東西質量也不差,但為了攀比寧肯購買高價進口產品,這也讓許多母嬰店鉆了空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