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12-28 14:14:12
太子城遺址確定為金章宗行宮遺址
北京崇禮800年前就是一家
泥質灰陶龍形脊飾。
東南角刻“天字三尺”鴟吻。
本報記者 李如意
“太子城遺址在公元1202年便是金朝行宮,當時北京是金中都,當時二者便是一體的;冬奧會舉辦時間是2022年,北京與崇禮將共同舉辦冬奧會,跨越820年,兩地的聯系得到了延續,這種巧合真的非常神奇。”12月22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黃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是冬奧會舉辦地之一,近期關于太子城遺址的考古發掘又有了階段性成果。經考古發掘,結合史料記載,初步推斷太子城遺址是金章宗夏捺缽的泰和宮,這是首次發現金代行宮性質城址,對研究遼金元時期的城市建設特色和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連續兩年大面積考古發掘
太子城遺址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四臺嘴鄉張家口奧運村內,東南距北京市區140公里,西距崇禮縣城20公里,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四面環山,南、北各有一河流,兩河自東向西繞城而過后在城西匯合西流,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為做好遺址文物保護工作,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太子城遺址保護與展示工作順利實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禮區文廣新局等單位自2018年5月起,對太子城遺址進行了連續第二年的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獲。
太子城遺址經勘探與發掘確認為一座平面為長方形的城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50米,方向158°,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2018年,太子城遺址中軸線及周邊區域進行了全面的考古發掘,共發掘6500平方米。太子城遺址出土遺物以各類泥質灰陶磚瓦、鴟吻、嬪伽、鳳鳥、脊獸等建筑構件為主,另有部分綠釉建筑構件、銅鐵構件、瓷器、鎏金龍形飾等,其中青磚上多戳印“內”“宮”“官”字,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字四尺五”“天字三尺”等。瓷器以定窯白瓷為主,已發現刻“尚食局”款18件,另有仿汝窯青瓷盒、黑釉雞腿瓶罐等。銅器有坐龍、銅鏡等殘件。
考古發掘與史料記載相吻合
太子城遺址出土的垂(戧)脊獸與北京金陵M9(1189年以后)出土同類器形制相同,嬪伽、鳳鳥、獸面紋瓦當、連弧紋滴水與黑龍江金上京皇城西部建筑址(1173年以后)、吉林安圖寶馬城遺址(1172年以后)出土器物基本相同,白釉“尚食局”款瓷器與河北曲陽定窯窯址金代后期(1161年以后)出土器物完全相同,故可以確定:太子城遺址年代為金代中后期(1161-1234年)。
黃信介紹,太子城遺址規模小,但城內建筑規格很高,未發現商業、民居、戍守等一般類型與軍事性質建筑。遺物中“尚食局”“內”“宮”等器物集中出土,體現皇家性質。據《金史》載,金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與五年(公元1205年)曾駐夏于西京路宣德州龍門縣(縣治位于現太子城東南18公里)的泰和宮,這與太子城在時代、性質、位置、規模與等級上高度契合,且經考古調查,太子城是金代龍門縣唯一具有皇家性質的城址,故可以推測太子城即金章宗完顏璟夏季“捺缽”的泰和宮。
太子城遺址是第一座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是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也是近年來發掘面積最大的金代高等級城址。黃信介紹,2018年的發掘對遺址的整體布局有了一定了解。城址雙重城垣選址理念,主體建筑呈軸線分布、前朝后寢的布局方式對金代捺缽制度、行宮的選址與營造研究有重要意義。編號“七尺五”“四尺五”“三尺”的鴟吻分別對應城內不同等級建筑,與《營造法式》記載完全吻合,對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有重要幫助。“尚食局”款定瓷、仿汝窯青瓷、雁北地區化妝白瓷的組合對金代宮廷用瓷制度、供御體系研究有重大推進。他說:“北京當時是金中都的所在地,太子城行宮遺址的發掘對于金代都城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當年北京是都城,崇禮是行宮。2022年冬奧會,北京是主會場,崇禮是分會場,可以說北京與崇禮的聯系從820年前就開始了。”
明年崇禮將建遺址公園
由于崇禮地區天氣寒冷,10月野外氣溫就已降至零下,2018年度的考古工作在10月就已結束。黃信說:“明年5月,崇禮野外的土地才會解凍,考古工作將繼續進行,主要對北墻和西墻進行發掘,但不會進行大規模挖掘了。”北京冬奧會臨近,明年年底前,河北省將開始在太子城遺址范圍內建設遺址公園。2022年遺址公園竣工后,這里將向各國嘉賓和運動員全面展示太子城遺址的考古成果和文化內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