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19-12-06 10:09:12
“科學麻辣燙”聚焦鋰電技術
電池革命如何重新“定義”汽車?
10月9日,三位科學家因在鋰電子電池領域做出的貢獻,成為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者。其實,這一諾獎成果已經被我們握在了手中——因為,你我正在使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都離不開鋰電池。
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和增量已經躍升為世界第一,電動汽車的“油箱”備受關注。那么,電池技術將如何推動汽車產業的進步,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12月3日,以“電池革命如何重新‘定義’汽車”為主題的“科學麻辣燙”第四期活動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陳人杰、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何洪文、全國廢棄化學品處置標準委員會委員林曉三位專家從三個問題著手,與媒體一起探討了電池革命對汽車領域發展的影響。
電動汽車續航能否更持久?
“就怕出不了遠門”——對于一直困擾著電動汽車用戶的續航問題,陳人杰表示,科學家一直在致力于提升電池“電力”,開發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體系。從鉛酸電池、鎳鎘電池再到現在的鋰離子電池,電池材料不斷變化,電池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斷提高。
“和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做得更高。” 陳人杰稱,目前其研究團隊正在開發高性能電池體系,利用新的材料,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性能、功率特性和安全性等。
除了利用新材料,還可以通過電池的充放電管理讓電池更持久。何洪文表示,動力電池系統的性能不僅取決于單個電池的性能,鑒于動力電池組具有的“木桶效應”和充放電末期具有的“掃帚效應”,加強對動力電池組的能量、安全、耐久性管理也很重要。
何洪文說,基于模型和數據驅動是對動力電池系統管理狀態量進行估計的常用方法,通過建立電池的高精度模型,采用先進的估計算法并引入狀態反饋修正,可以有效保證電池狀態量的估計精度。
電動汽車的電池能否更安全?
時常見諸報端的車輛電池著火消息,帶來了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電動汽車的電池能否更安全?
“雖然電動汽車暴露出一些安全隱患,但可以從安全的動力電池材料體系、動力電池的安全管理方面解決問題。” 何洪文稱,我國已率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的三級監管平臺,有了很好的一手數據積累。目前業內也正在從動力電池安全風險在線評估、異常性能單體的預警管控以及整車的安全防護系統設計等多方面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完善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能。
“鋰離子電池易燃主要和電解液有關。” 陳人杰表示,現在電池的制造工藝、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是依然使用液態電解質,未來可以研發固態的電解質體系,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大數據、云管控、智能化為完善動力電池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抓手。” 何洪文表示,通過安全的電池材料體系升級再輔以智能化的動力電池管理,可以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性能。
如何應對到來的電池報廢潮?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投入市場,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行業迎來電池的報廢潮,廢舊電池處理成為難題。
“2018年我國報廢電池達6000噸左右,三年后的數據會達到20萬~30萬噸,這對工業解決方案的要求特別迫切。”林曉表示,報廢電池留在城市中會有污染和安全風險,必須把報廢電池資源回收回來。
過去的十年中,電池的價格已經降至原來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電池材料中的金屬價格已經很接近電池成本價格。林曉表示,通過電池的回收,可以基本實現盈利,但目前還需要探索更加成熟的工業解決方案。鋰離子電池的回收技術在常規的消費領域已經有了,但動力類電池的材料和系統不一樣,需要更多的研發來解決問題。
“廢舊電池的處理不應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陳人杰表示,電池在設計制造源頭要選擇一些對環境非常友好的綠色電池材料,同時要兼顧電化學性能,構筑綠色電池體系,通過再設計、再利用、再回收,真正達到電池的綠色指標。
“車輛電動化是國際公認的發展趨勢。”何洪文認為,電池的技術革命一直在路上,汽車性能提升導向對新型電池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將推動電池技術及其系統集成、管理控制發生新的變化。
黃哲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