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0-12-14 08:46:12
核心閱讀
浩瀚海洋中,體量僅微米級的浮游植物,是比“滄海一粟”更小的存在。浮游植物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從其組成的細微變化中,又如何窺探海洋變化?
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黃邦欽,從浮游植物入手,在我國近海開展了百余航次現場研究,建成了配套參數齊全的浮游植物實測數據集。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浮游植物。”談起自己研究的對象,今年56歲的黃邦欽打開了話匣子,“海洋浮游植物是一類單細胞的光合自養生物,是海洋的初級生產者,也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基礎?!?
這位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用30多年時間在我國近海開展了150航次的現場研究,建成了配套參數齊全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態學實測數據集。
窺探海洋里的“大千世界”
1988年,黃邦欽從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碩士畢業論文即以海洋硅藻為研究對象。彼時,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組剛成立,急需生物專業人才,加入該研究組的黃邦欽由此開始了海洋生態學與全球變化研究。
浮游植物處在海洋經典食物鏈的底層。黃邦欽說,作為海洋蛋白質的基礎提供者,浮游植物通過能量和物質傳遞供給食物鏈上游,也影響著食物鏈上游的生物資源,“比如海洋漁業資源,如何確定合理捕撈量,就離不開對浮游植物初級生產的研究”。
“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的多樣性不同,為什么會有差別、哪些環境因子會造成影響都是我們關注的對象?!秉S邦欽說。
探秘近海海洋儲碳過程
近年來,黃邦欽的研究重點是海洋生物泵。在海洋中,浮游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固碳、儲碳,從而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調節全球氣候。有光層海水里的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碳,將溶解在海水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固體的有機碳,其中一小部分在海水中沉降,深埋于深層海水中,學界將這個過程稱為“海洋生物泵”。
海洋生物泵的效率其實不高,但是其過程十分復雜。大量浮游植物經食物鏈傳遞和呼吸分解作用,將碳“送”回大氣,只有不到10%的碳能通過沉降深埋。即便如此,因為海洋體量龐大,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占到了人類排放總量的近30%。不難想象,如果沒有海洋,大氣里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大幅增加。
能否通過深入系統的研究,探討增加海洋碳匯潛力的可能性,為未來地球環境工程可能性提供依據?這正是黃邦欽近年來研究海洋生物泵的愿景所在。2016年以來,他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領導一項針對海洋生態系統儲碳的研究,其目標就是揭示近海海洋儲碳的過程及其影響因子。
“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海水性質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海洋固碳、儲碳的速率、效率和過程?!秉S邦欽說,靠近大陸的近海,因營養豐富,浮游植物更為“茂盛”,其面積雖然不到海洋面積的10%,固碳能力卻高達28%,碳匯潛力較高。
數十年積累,建成實測數據集
一臺購于1997年的老式顯微鏡擺放在黃邦欽的實驗室里。這臺顯微鏡體積小,便于攜帶,他每次出海觀測都喜歡帶。海水腐蝕留下的斑點遍布顯微鏡鏡身,斑點里都有他出海的記憶。
1987年12月,還在讀碩士研究生的黃邦欽第一次出海參與一線觀測研究,就真切體會到了出海觀測的艱辛。大風大浪中顛簸,暈船的難受感從未停止過……“第一次出海就被來了個‘下馬威’?!彼ρ?。
但他依然渴望出海,珍惜每一次一線觀測的機會。一個出海航次歷時少則兩周、多則一個多月,為節約出海時間和科考船費用,黃邦欽每天很少休息?!按竭_指定采樣地點,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要立馬投入工作?!秉S邦欽說,要獲得連續的晝夜變化數據,需要開展連續多日采樣,他曾一次連續工作72小時,只為盡量多地獲取觀測樣本和數據。
2000年11月,黃邦欽和同事們曾在海上與臺風正面相遇,最大浪高達11米,科考船搖擺幅度曾達40度。黃邦欽抓著扶手在床上顛了20多個小時,“那時候只能躺著,根本無法站立,現在想來都后怕?!?
黃邦欽出海觀測的軌跡被濃縮在一張實驗海域圖上,每一個原點代表著他們做過實驗的觀測點。
150航次的現場研究,約2萬個浮游植物樣本、70萬條數據,數十年的堅持換來了如今讓他引以為豪的成果——建成了配套參數齊全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態學實測數據集。同一海區的觀測數據,最長時間跨度已有20年。
這套數據集也是他眼下研究海洋生態系統長期變化和海洋生物泵的“寶貝”。不過在他看來,距離真正讀懂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泵的路途依然漫長,“海洋太復雜,還有很多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索?!?/p>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