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1-06-08 09:18:06
原標題:農業高質量發展闊步前行
來源:人民日報
圖①: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青谷村,農戶趁著晴好天氣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馮樹風攝(人民視覺)
圖②:河南省夏邑縣會亭鎮張橋村,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
王高超攝(人民視覺)
圖③: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鶴山農場秋收作業場景。
岳靜華攝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農業農村部
壟頭金滿地,又迎麥收季。“瞧這金燦燦的麥粒,真是喜人!”河南省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杰笑逐顏開。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是基礎性產業,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總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總要求,建立健全保障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是制度保障。”
回望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充分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把為廣大農民謀幸福作為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億萬農民率先拉開改革大幕,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推動農村全面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農業生產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如今,在大江南北的希望田野上,平田用上了北斗導航,噴藥用上了無人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成了種地的好幫手,農業高質量發展繪就一幅幅壯美畫卷。
糧食產量攀新高,大國糧倉根基牢
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來說,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們黨的領導下,我國糧食生產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創新中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生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糧食產能持續鞏固。糧食產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264億斤,增長到2020年13390億斤,并連續6年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大國糧倉根基越來越牢固。我們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創造了用不足世界9%的土地資源養活世界近20%人口的偉大奇跡,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完善制度供給,提高種糧抓糧積極性。
近年來,我國不斷穩定和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讓億萬農戶吃下定心丸,全國2億多農戶領到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擴大種植面積,穩住糧食生產根基。
通過采取強有力措施恢復早稻生產,確保水稻面積常年穩定在4.5億畝以上、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今年,我國將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7.5億畝,夯實糧食豐收基礎。
——提升生產能力,確保產得出、供得上。
實施藏糧于地。今明兩年,我國每年推進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2年全國將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
實施藏糧于技。農業生產方式發生革命性變化,全國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已成歷史,我國農業進入主要依靠科技裝備驅動的新階段。
糧食生產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舊動能轉成新動能,豐收畫卷越來越斑斕多彩。今天,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米袋子”更充實,“菜籃子”更豐富,我們牢牢端穩了飯碗,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贏得了主動。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要著力解決農業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重點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上發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發展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供給體系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產業結構向優。
“大荒地,地不荒,落地窗前稻花香。”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大荒地村村民喬明儒說。把優質水稻作為種植結構調整方向,依托水稻種植、加工和銷售,優質糧賣上了好價錢。
智能溫控、噴霧降溫、疫病自動識別診斷……在甘肅省瓜州縣德品金麥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現代化養殖場,一個“智慧大腦”平臺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近年來,我國按照穩糧優經擴飼思路,穩定東北優勢區玉米生產,增加大豆種植面積5000多萬畝。糧棉油糖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生豬養殖向糧食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
——以提質增效為導向,發展方式向綠。
天蒙蒙亮,浙江省桐廬縣瑤琳鎮潘聯村的水稻田里,一籠籠肥碩的龍蝦被村民用蝦網拉了上來。村黨總支書記徐洪展說:“小龍蝦的代謝產物作為肥料供給水稻,減少了化肥施用,提升了大米品質,去年村集體增收5萬多元。”
“用秸稈給土壤做被子,養了地,少施了化肥。”吉林省農安縣三崗鎮亞賓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常亞賓算了一筆賬,用了這項技術,每公頃土地少施化肥200公斤左右,糧食增產500余公斤。
目前,我國三大主糧化肥利用率達到40.2%,農藥利用率達到40.6%,分別比2015年提高5個和4個百分點。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7.8%,累計創建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5.5萬個。
——以融合發展為導向,產業形態向新。
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村民喬文志領辦了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運用數字技術,打造集育種研發、基地種植、稻米加工、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新產業,帶動周邊農民大幅增收。
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重構供應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目前,我國鄉村特色產業品牌達10萬余個,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3萬家,農產品加工業年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農機化水平不斷提高。
“過去,父輩挽褲赤腳、蹚田水,彎腰勞作一整天也只能耕作半畝田;現在乘坐式插秧機,一天插秧五六十畝不在話下……”種了大半輩子地,江蘇省泗洪縣四方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謝成富見證了水稻全程機械化的變遷。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發生了根本變化。1952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為18.4萬千瓦,1978年達到11750萬千瓦,到2019年達到10.28億千瓦。
——給現代農業插上翅膀,科技引領農業未來。
在安徽省鳳臺縣智慧農業園,一個個玻璃溫室大棚里,西紅柿、黃瓜等各色果蔬掛滿枝頭。技術經理王增輝說:“這里種著葉菜、茄果類共4個系列28個品種,全部采用無土栽培,通過有機水溶肥精準滴灌,營養吸收率比普通種植提高一倍。”
截至2020年,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邁上60%新臺階,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4.5個百分點,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
——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把蘑菇賣到了海外,家庭農場收益一年比一年好。”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康怡家庭農場負責人余培英說:“俺家經營土地120畝,生產食用菌、核桃、蔬菜,年產值110萬元,這個規模對俺來說,合適!”
目前,全國納入名錄系統管理的家庭農場已超過300萬家,全國農民合作社超過240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超過90萬個。
廣大干部群眾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版式設計:汪哲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