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08-26 15:32:08
曹國廠 張芮綺
【學習進行時】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時,來到尚海紀念林,實地察看林木長勢,了解林場弘揚塞罕壩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尚海紀念林紀念的是誰?背后有哪些故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帶您回顧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時,來到尚海紀念林,他同林場職工代表親切交流,并強調,你們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義,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激勵作用和深遠影響。
尚海紀念林位于原馬蹄坑造林會戰區,是塞罕壩精神發源地、百萬畝林海起源地。這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尚海”二字指的是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王尚海。他本來是承德地區農業局局長,1961年,國家決定在河北北部建設一座大型機械林場,他受命來到塞罕壩,從此把畢生心血奉獻在這里。
1964年馬蹄坑大會戰
“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壩上”
當年的塞罕壩,除了寒冷,就是風沙,生活環境異常艱苦。王尚海帶領的369人隊伍,平均年齡只有23歲。為了讓大家安下心來,王尚海把妻子和5個孩子從承德舒適的小樓帶上了塞罕壩。搬家那天,他只從家里帶來了一個書柜、兩個箱子、幾件炊具,全家人在臨時騰出的一間職工宿舍里安了家。
在職工們眼中,王尚海并不像一個“當官的”。他沒有官架子,穿得總是很破舊,常年和普通工人在一起。家里孩子多,糧食又很有限,為補貼家用,王尚海的妻子在林場當了臨時工。盡管這樣,糧食還是不夠吃,孩子們總是喊餓。林場職工說,他的那幾個孩子啊,穿得破破爛爛,整天面黃肌瘦的,看著真讓人可憐!
面對萬般艱難,妻子曾勸王尚海回老家。他說:“林場還沒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壩上!”
當年馬蹄坑機械造林幼林地
“山上能自然生長松樹,我就不信機械造林不活”
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會有差距。前兩年造林成活率只有8%。一次次失敗,一度冷了林場年輕人的熱情。這時的塞罕壩太需要一點“綠色的希望”了。王尚海的倔強勁兒上來了,“山上能自然生長松樹,我就不信機械造林不活!”他穿上老皮襖,騎上棗紅馬,跑遍了林場的山山嶺嶺。
1964年,王尚海發現了馬蹄坑。這里地勢平緩,適宜機械作業。他精心挑選了100多人,挺進馬蹄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會戰。他下令,會戰期間誰都不準回場部,大家都吃住在山上。
早春的塞罕壩,白天氣溫都在零下。每個人的雨衣外面都濺滿了泥漿,上了凍。許多年輕小伙由于接連多天不洗臉,變成了胡子拉碴的“小老頭”。
就這樣,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葉松,放葉率達96.6%,開創了國內機械種植針葉林的先河。數不盡的日夜期盼和辛苦付出,終于收獲了這一片稚嫩的綠色,王尚海等人號啕大哭,淚如雨下。
如今,當年馬蹄坑大會戰的地方,高大茂密的松樹已經連成林海。幾十年來,老中青三代塞罕壩建設者造起了112萬畝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使當地森林覆蓋率高達80%,為京津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
1964年馬蹄坑大會戰
“我連墳地都看好了,在馬蹄坑”
在最艱苦的時候,王尚海的一位老戰友曾問他,真打算堅持干下去嗎?王尚海說:“我連墳地都看好了,在馬蹄坑,那是我參加機械造林第一塊成功的林地。”
因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下勞作,王尚海的身體落了病。1989年底,他突發心肌梗塞。
在承德市一所醫院的病床上,王尚海用手艱難地指向北方,艱難地說出三個字:“塞罕壩”,這是他留給親人的最后一句話。
遵從王尚海的遺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馬蹄坑,在這片他曾經奮斗過的土地上,蒼翠松林伴他長眠,而這片林子,也被命名為“尚海紀念林”。
數十年來,一代代塞罕壩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塞罕壩精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