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21-10-28 08:28:10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7日電(李倩)“我去抗疫了。”58歲的鐘梅在待命一天接到通知后,邊穿衣服邊和女兒張玢說。
鐘梅是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心臟中心急診心血管內科護士長。2003年,她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ICU抗擊過“非典”,如今又奔赴在呼和浩特市區全員核酸檢測采樣一線。
出發前,張玢看到母親只穿了一雙帆布鞋,擔心她在室外凍腳,囑咐換一雙,鐘梅說這是為了穿脫防護服方便特意穿的。
鐘梅正在社區為小朋友做核酸樣本采集。 新華網 發
25日一早,鐘梅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一處核酸檢測點開始了采集工作。“抬頭、張口、啊”“不害怕”“哎呦寶貝兒,你嗓子紅了,多喝點兒水。”“你真乖。”
這個小區居民多為老人和小孩,為了安撫大家情緒,鐘梅通過自己的方式讓他們放松。核酸采集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直到次日凌晨,小區的核酸樣本采集工作才結束。
為了節省時間,一整天鐘梅只吃了午飯,為了盡可能節省防護服,她幾乎沒怎么喝水。“現在我老了,眼睛花了,輸液扎針扎不準不能上治療一線了,但是采樣沒問題。”鐘梅說。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祝青城百姓平安!”25日9時,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劉愛華在朋友圈發布了這句話,同時配發了幾張照片,照片上,她和同事穿著防護服并肩站立,雙手比出勝利的手勢。
劉愛華和同事合影。 新華網 發
發出消息時,她們已經在呼和浩特市核酸采集一線奮戰了一夜。
今年51歲的劉愛華所在的科室擔負著全院器材設備的消殺處置工作,平日里就在醫院的“幕后”奔波忙碌。呼和浩特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她帶頭動員科室同事報名,奔赴一線采集核酸樣本。
作為100多人的組長,劉愛華除了要參與采樣工作,組織安排團隊工作,還要全程負責與20多個社區的溝通對接。雖然她覺得剛過了50歲還是能拼的動,但到凌晨2點結束工作后,身體明顯有些吃不消,“我還能堅持,沒有問題,只要需要,我就繼續”。
在首輪核酸檢測中,劉愛華心理充滿感動。她帶的團隊沒有怨言埋頭干活,市民們也高度配合,這讓她感到溫暖有勁。“我們就是戰士,奔赴戰場是我們的使命,指哪打哪!”劉愛華說。
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但在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多少“前浪”“鐘梅們”亦是沖鋒在前,用她們的經驗和擔當引領“后浪”們踐行初心與使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