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2025-03-17 15:41:03
央視網消息:當前,浙江金華市的各個水稻育秧點正在抓緊育苗,今年多個基地都引進了新的灌溉系統和技術,提高旱育秧的品質。
在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種植戶周國平正在育秧工廠里忙碌,這套全自動水稻育秧流水線每小時可完成1200到1500個秧盤的制作。制作好的秧盤經過催芽、出芽后,就被運送到田間進行育秧工作。為提高秧苗質量,節省勞動成本,今年,周國平從金華市農業部門引進了水稻旱育秧噴灌自動化技術。
周國平告訴記者,以前都是水育秧,“靠天吃飯”,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經常需要掀膜,費時又費力,如果管護不及時到位,還會導致秧苗的品質參差不齊。如今,秧苗被擺放在鋪好的田地里,再通過自動化管控系統生根發芽,秧苗的成活率能提高10%,而且根系更為發達。
今年,金華市預計早稻種植面積31萬余畝,其中早稻機插面積14萬余畝,由46個育秧中心和81個育秧點提供機插秧苗,預計4月中旬可以完成早稻育秧。
山東濟南:科技+服務 助力麥田精細化春管
在山東濟南市,冬小麥正處于田間管理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期,當地農技人員綜合利用植保無人機、水肥一體化智慧滴灌等科技手段,精細化開展田間管理。
在濟南市長清區的一處麥田里,綠油油的麥苗株距整齊均勻、長勢良好。一排排滴水灌溉帶緊貼在小麥根部,正在勻速緩慢地滴落水珠。今年新安裝的水肥一體化智慧滴灌系統,可以一鍵查看和控制麥田里不同區域的灌溉流量、水肥比例,讓麥田春管更加精準高效。
而在另一處麥田里,植保無人機正在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藥物。飛手們操縱控制器圈畫出相應范圍,植保無人機便能自動設計路線,精準高效完成噴灑任務,1天就能噴灑700多畝麥田。
今年,濟南市長清區冬小麥面積達29萬畝,進入小麥返青期后,當地農技人員組成春管小分隊,將農業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針對小麥苗情指導農戶做好春季田間管理。
河南:小麥進入起身期 農技人員查苗情
眼下,河南省8500多萬畝小麥正陸續進入起身期,這也是水肥管理的關鍵階段。在河南安陽滑縣,農戶們搶抓農時,進行田間管理。
在滑縣萬古鎮杜莊村的一處高標準農田里,大型植保無人機、自走式打藥機正在高效展開施肥與病蟲害防治作業。今年,當地大力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田間鋪設的貼片式滴灌帶如同“毛細血管”,精準將水和肥送達麥苗根部。相較于傳統灌溉,這種模式能節約水肥30%以上。
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為做好春季小麥管理,河南派出了18個技術指導組下到鄉村地頭,依據不同苗情,為農戶提供具體的技術指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