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7日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提振消費的相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按照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的政策思路,提出了八部分30條政策舉措,前七部分部署具體實施的七大行動,包括需求端的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供給端的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以及外部環境端的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等,第八部分進一步強調了完善投資、財政、信貸、統計等各項支持政策。
李春臨表示,此次文件起草過程中,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以促進消費擴量、提質、升級為目標,進一步破解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眾有實感的增量政策,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供需兩端綜合發力。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比如,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包括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支持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讓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調、穩步調等。再比如,《方案》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穩樓市,并提出相應舉措,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
二是統籌促消費和惠民生。在《方案》起草過程中,堅持把提振消費同惠民生相結合。一方面,聚焦惠民生,會同有關部門提出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比如,2025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這個資金額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億元已經于1月初下達到地方。在各方努力下,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約134萬輛,家電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2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和36%;6000元以下手機市場銷量約3300萬臺,銷售額約860億元,周均銷量、銷售額分別較補貼前一周增長19%、29%,以舊換新開局良好。在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中,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的舉措,比如,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等。另一方面,結合百姓日常所需,提供更多元、更普惠的消費供給。比如,針對老年人,提出支持地方試點探索多層建筑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大家的出行和用餐將更加便利。針對年輕朋友,特別是“Z世代”,提出支持旅游景區景點、文博單位拓展服務項目、合理延長經營時間,優化演出、賽事審批流程,推動巡演項目“一次審批、全國巡演”,讓大家看演出、看展覽、聽演唱會、出門旅行有更好的體驗,此外,還會推動加快配齊購物、餐飲、家政、維修等社區服務網點,讓更多居民享有“家門口”“樓底下”的便民服務。
三是強化促消費政策協同。提振消費需要各方面政策協同發力,《方案》中提到,財稅、金融、產業、投資等各項經濟社會政策都要體現促消費的政策導向。這之中,既有項目投資、財政資金、工會經費、消費幫扶等實打實的資金投入,也有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金融信貸、統計制度改革、休息休假權益保障等相關政策支撐。比如,針對大家反映突出的“加班文化盛行”等痛點問題,《方案》專門就“保障休息休假權益”提出了相關舉措,通過強化執行監督來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明確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同時鼓勵彈性錯峰休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置中小學春秋假等。相信隨著《方案》的落實落地,我國消費市場能有更強勁的增長勢頭、更優質的消費供給,也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提升和便利。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