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03 14:08:11
德國的應用科學大學是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應用型高教機構,以實踐與應用為導向向,被稱為德國產業一線工程師的搖籃。近日,第十屆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在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奧斯納布呂克市舉行,來自中國的應用型高校實踐者與德國同行就創業創新教育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安徽省教育廳廳長李和平表示,創新是當今社會前進的動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全球都在關注和探索的問題。
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校長安德烈亞斯·貝爾特拉姆認為,創業創新在中德兩國都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創新產品和新型商業模式能創造新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增強國家競爭力,青年人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
在談及應用型高校扶持創業創新時,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創新與創業中心主任托爾斯滕·阿恩斯費爾德說,該校把創業創新課程列入了教學計劃,進行跨學科跨專業培訓,建立科研成果轉化中心,并為學生創業創新提供資金幫助。據了解,這些資金主要來自歐盟、德國聯邦和州政府的專項資金以及當地的基金會。
安徽省合肥學院校長蔡敬民說,合肥學院也為創業創新開設了“第二課堂”,并已在校內組建了40余個創業團隊,“此外,我們正在建設中德青年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希望吸引我校留德學生回校創新”。
據蔡敬民介紹,合肥學院在2000年后開始借鑒德國應用型高校的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順應了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背景下,對大量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針對研討會上有人提到,德國應用型高校工程類專業學生普遍對創業創新熱情不高,阿恩斯費爾德表示,創業創新不存在固定模式,工程類專業學生未來可在工作中發現能優化或突破的地方,并加以實踐,這同樣也是一種創業創新形式。
李和平認為,創業創新教育并非獨立于專業學習之外,或只局限于鼓勵學生開辦公司、教授創業技巧、提供相關場地等,而應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則提出了“守正創新”的觀點。他認為,應用型教育有情景化、全面參與等特點,學生應把扎實掌握應用型專業知識作為創業創新的基礎。
李和平說,應用型高校學生具備良好的技能基礎,有助于瞄準特定行業,產生新想法,孕育新產品甚至新企業,但強調,“技能基礎和創業創新并不成線性關系,創業創新還需要系統知識、完整能力和價值追求等全方位素質的提升”。
阿恩斯費爾德也強調,根據以往經驗,建議絕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先積累各類經驗渠道,再投入創業創新,“但不排除有的學生各方面資質都非常適合創業,那么中心的專家團隊也會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咨詢和指導”。
奧斯納布呂克市長沃爾夫岡·格里塞特認為,創業創新是未來大勢,鼓勵積極應對,“就像風起時,我們不要建擋風墻,而應該造風車”。
自2008年起,安徽省教育廳和德國下薩克森州科學與文化部每年聯合舉辦中德應用型高等教育研討會,由合肥學院和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輪流承辦。今年11月1日至2日期間,該研討會共吸引了117名來自兩國政府、高校和企業的專家與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