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5-23 06:21:05
“貸”出一片新天地
——湖南發展扶貧小額信貸綜述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 劉永濤
5月18日清晨,宜章縣笆籬鎮桐木灣村貧困戶李承能就忙著清理豬舍,給豬喂食。
“今年生豬市場行情看漲,我們干勁更足。”李承能告訴記者,他跟其他5戶貧困戶從宜章縣農商行辦理了30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建起一個年出欄1000頭的養豬場,如今,大家全部脫貧,貸款也可以在今年全部歸還。
2014年,我省在麻陽苗族自治縣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以“一授二免三優惠一防控”為核心內容的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幫助貧困戶解決發展產業中遇到的資金難題。
我省“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貧困農戶,扶貧小額信貸“貸”出一片新天地。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02.2億元,帶動60余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脫貧。國務院扶貧辦向全國推廣我省經驗,全國20多個省(市)扶貧系統的工作人員來湖南學習取經。
總結“麻陽經驗”,扶貧小額信貸全省開花
——貧困戶無需抵押可憑信用貸款
麻陽苗族自治縣是我省開展扶貧小額信貸的“發源地”。
該縣石羊哨鄉譚公沖村曾是遠近有名的貧困村。2013年,村里想通過發展中草藥種植脫貧致富,并聯系好了銷售公司。但一個“錢”字,難住了一村男女老少。
窮則思變。按當時扶貧政策,每個貧困村每年有3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村里用財政扶貧資金15萬元,動員聯系好的銷售公司出資5萬元,一共20萬元作為貸款風險金存入麻陽縣農商行,由麻陽縣農商行按風險金額的5倍給予貧困戶貸款。68戶貧困戶貸款105萬元種植中草藥238畝,一年下來,戶均增收1萬元。
譚公沖村的成功,讓大家看到了“金融扶貧”的力量。麻陽苗族自治縣探索推出以信用評級為主的扶貧貸款經驗,由以往重視“家庭資產”向“信用資產”傾斜,按照貧困農戶的誠信度、勞動力人數、家庭收入3個指標分別按“7∶2∶1”的評分標準評定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以往,貧困戶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貸款難;沒有資金,要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難上加難。”省扶貧辦開發指導處處長唐蓉介紹,以信用評級為主導的扶貧貸款,有效破解了以前貧困戶沒有抵押就難以貸款的難題。
在總結“麻陽經驗”的基礎上,我省推出以“一授、二免、三優惠、一防控”為核心內容的扶貧小額信貸。
“一授”,即評級授信,只要無不良記錄、有勞動能力,即使再窮,每個貧困戶都可獲得1萬至5萬元的授信額度,并由當地發放貸款證。“兩免”,是免抵押、免擔保,憑貸款證就可申請貸款。“三優惠”,即:利率優惠(按基準利率放貸);期限優惠(根據產業發展周期靈活確定還貸期限,最長達5年);貼息優惠(財政全額貼息,最長貼息3年)。“一防控”,即由縣級建立風險補償金,防控貸款風險。
我省先后出臺《關于開展金融產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扶貧小額信貸規范管理和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完善風險補償等機制,加強規范管理,建立縣鄉村三級金融扶貧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就地辦理扶貧小額信貸業務對貧困村實現了全覆蓋。
產業、金融實現深度融合
——金融力量加入讓脫貧致富步伐加快
立夏過后,宜章縣竹源種養合作社的基地里生機勃勃,綠油油的油茶林遍布山間,一只只鵝在養殖基地里引吭高歌。竹源種養合作社是宜章縣竹梓塘村5戶貧困戶在扶貧小額信貸的支持下組建的,以發展特色種養產業為主。到去年底,發起成立合作社的5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出列,并帶動其他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種養產業增收脫貧。
扶貧小額信貸解決了錢的問題。如何用,尤為關鍵。
“將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指導貧困戶借助扶貧小額信貸,自主發展或抱團合作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省扶貧辦開發指導處處長唐蓉說。
抱團合作發展。由貧困戶自愿抱團,合伙經營或成立特色種養專業合作社,將信貸資金、土地資源等生產要素進行整合,合作發展產業項目,共同參與生產經營,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橫喇村29戶建檔立卡貧困農戶申請扶貧小額貸款145萬元,成立橫喇黃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種植黃桃300多畝,去年實現戶均增收4萬元。
自主發展。由貧困農戶自主選定產業項目,獨立生產經營;或在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扶貧經濟主體的帶動下,自主進行產業開發,扶貧經濟主體負責提供產前技術培訓、產中技術指導、產后保底價收購。
為讓貸款貧困戶發展產業更有針對性,我省加強產業指導和服務。以全省近3萬名縣鄉農技干部為中堅力量,以結對幫扶責任人和各金融機構信貸員為基本隊伍,建立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在大力實施“一縣一特”“一村一品一社一企”基礎上,積極推進“一戶一項目”工程,組織56萬名幫扶工作隊員進村入戶,指導貧困戶選準當家產業。
組建51個科技專家服務團隊,每年選派6000余名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上門服務。整合各類資源,為貧困戶開展產業技能培訓,目前,全省已開展產業技能培訓200多萬人次。
扶貧小額信貸“用得好”,銀行金融機構紛紛加入,推出系列扶貧小額信貸產品。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02.2億元,帶動60余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穩定脫貧。
推出“五步法”,貸款“收得回”
——扶貧小額信貸用“活”了
“我要還款。”今年3月份,龍山縣興隆街道雙龍橋村村民施林祥來到龍山縣農商行,申請提前還款。施林祥通過扶貧小額貸款,利用自家田地,辦起了生態養生農家樂,生意火爆。原本年底才到期的貸款,他決定提前還。
扶貧小額貸款不是給貧困戶的救濟款,不僅要放得出,還要收得回,才能確保扶貧小額信貸持續健康發展。
我省不斷總結經驗,推出風險防控“五步法”,做好風險防范。對于產業經營正常的,督促用貸戶提前做好還款計劃;對于違規發放或改變貸款用途的,立即中止項目,提前收回貸款;對于項目正常但產業效益尚未體現、還款困難的,靈活采取無還本續貸等方式繼續支持;對于因天災人禍等不可控因素喪失償還能力的,按程序啟動風險補償;對于惡意拖欠、拒不還貸的,組織有關部門依法清收。
在推行“五步法”的基礎上,省扶貧辦與省農信聯社等放貸銀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交流情況、解決問題。建立“縣為主體”工作機制,將防控責任延伸到鄉鎮、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發揮銀行信貸員、結對幫扶人、幫扶工作隊和鄉(村)干部作用,定期對產業經營情況和借款人生活進行監測分析,對可能影響貸款安全的不利情形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截至4月底,全省扶貧小額信貸到期貸款62.35億元,已收回貸款55.76億元,辦理貸款展期(貸款到期不能歸還,經批準辦理延長歸還時間的手續)4.3億元,辦理無還本續貸0.64億元,風險補償0.28億元,依法清收1.16億元,逾期余額0.12億元,逾期率0.1%。
做好風險防控,扶貧小額信貸用“活”了。
我省規定,在脫貧攻堅期內,扶貧小額信貸及續貸、展期各項政策保持不變,已經還清扶貧小額信貸且享受3年財政貼息政策的貧困戶,符合再次貸款條件的,可以多次發放扶貧小額信貸。
支持市、縣設立獎補資金,對按期償還貸款的用款主體,按貸款額度給予適度產業后扶獎勵。宜章縣每年安排5000萬元資金,用于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對按期還款的貧困戶按貸款額度的2%予以獎勵。這些措施,有力推進了扶貧小額信貸在貧困地區的開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