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5-31 07:40:05
清水塘,揚帆再出發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偉鋒
15.15平方公里內261家工業企業全部關停退出后,喧囂了60多年的株洲清水塘突然安靜下來。
由“老工業基地”“重污染區”恢復成一張白紙,清水塘該如何描繪嶄新未來?在株洲發展進程中,又該如何重新定位?
“編制好規劃、選準突破口,讓清水塘開好局、起好步,揚帆再出發。”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清水塘主持召開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2019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時殷殷囑托。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要求,把清水塘老工業區打造成更具活力、更加美麗之城。
株洲市委、市政府對清水塘地區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布局,一幅嶄新的畫卷在“開局”“起步”中次第鋪開。
新環境:一港清水,兩岸翠綠
霞灣港,很熟悉的名字。“慕名”而來,賞心悅目:不知名的小花小草擠滿了河港護坡,排排綠植挺立兩岸,陣陣清流歡快入江。
霞灣港曾是我省最大排污口。作為清水塘工業區廢水入湘江的主通道,“僅從河道底泥中就提煉出鉛、鋅等重金屬170多噸”,其污染程度可見一斑。
株洲市下“血本”治污。全長4.06公里的河道,砸下近2億元。“每公里治理投入達5000萬元,相當于在平原地區修高速公路的造價。”排污口整治、截流清淤、底泥處置、施工廢水處理、河堤生態修復……一番“刮骨療傷”,霞灣港這條昔日的“五彩河”煥然一新,水清岸綠。
除了霞灣港,清水塘所在的株洲市石峰區同步疏浚、治理全區5條主要水系共23公里河道,清理水塘水體6.3萬立方米、底泥2.5萬立方米。
岸上動作也不小。18個區域環境修復項目全面啟動,52個企業場地治理修復穩步推進,11.8萬立方米污染土壤被治理。灣塘山體公園、霞灣港生態景觀帶和濱江風光帶等生態景觀建設同步實施。綠心地區52家工業項目全部關停、70家生豬養殖場退出,騰挪空間造林覆綠。
通過水系治理、廢渣處理、土壤修復等“綜合治療”,生態環境系統改善。今年1至4月,湘江霞灣段化學需氧量及砷、鉛等污染物,較上年同比下降35%、9.4%、69.6%,實現達標排放;水質從國家Ⅲ類提升到國家Ⅱ類;株洲城區空氣質量達標率同比增加5%。
新動能:騰籠換鳥,強產業鏈
石峰區創新創業園內,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中車時代電氣新能源乘用車電驅動系統產業化項目正在日夜施工。這個為新能源乘用車驅動系統提供配套的項目,是增強新能源產業鏈的實招。
“把為火車提供電機和驅動系統的優勢,轉移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又是一片新天地。”石峰區委書記張建勇介紹,圍繞軌道交通這條產業鏈,依托轄區中車株機、中車株所、中車電機等主機企業強大的吸聚能力和孵化能力,引進一批“增鏈、強鏈、補鏈”的配套企業,“既服務了重點企業,滿足了產業集聚發展需求,又培育了經濟發展新動能”。
清水塘冶煉化工是石峰區乃至株洲工業的支撐。冶煉化工徹底“清盤”,株洲市支持石峰區圍繞軌道交通產業、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產業、清水塘轉型產業、口岸物流產業、新能源汽車動力產業等8大產業鏈培育新動能。
每條產業鏈由一名市級領導任“鏈長”,多名副縣級以上領導和多個職能部門聯動。“鏈長”負責相應產業鏈項目引進。產業鏈工作組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推進會,領導小組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講評會。石峰區今年計劃引進項目40個,且要力保“項目綜合開工率達70%、到位資金超過70億元”。一番騰籠換鳥,冶煉化工企業關停留下的產業空洞有望快速補齊。
舊產能可以換,人才不能流失。關停企業中不乏能工巧匠、高素質工人,他們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為留住人才,石峰區每年拿出不少于6000萬元的真金白銀,用于各類人才個稅返還、創新獎勵等,個人購房、配偶隨遷、子女就學、家屬探親等也有資金支持。
新規劃:產城融合,活力新城
從株洲湘江西岸往東望去,映入眼簾的不再是林立的煙囪、殘敗的工廠,而是一塊塊平整的綠地,一棟棟現代化樓房……清水塘老工業區正在不斷改造升級中“變綠”,日漸煥發生機與活力。
“破舊是為了更好地立新,不能把企業一關了之,使其變成一座空城。”在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心中,清水塘要蝶變成一座新城:山水相依、產城相融的生態科技新城,創新創業的活力之城,青山綠水的美麗之城。
為編制好規劃、選準突破口,毛騰飛多次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各方對清水塘生態文化科技新城規劃思路,要求按照省委書記杜家毫“敢于打破壇壇罐罐,加快生態恢復、產業接續”的指示精神,圍繞高端產業、商住服務、生產性服務配套3大功能定位,優化科技創新園、數字智造園、口岸經濟園、臨山商住區“三園一區”總體空間布局,精準布局各大功能板塊。目前,由中交三航局、上海臨港、中交三航院等戰略投資者編制的規劃已基本成形。
新城建設,基礎先行。清霞路、清湖路建成通車,清水塘城市公園雛形已具。圍繞“橋開工、塘蓄水、路成基”,清水塘大橋、清水塘大道、株冶路等“一橋一塘三路”建設已拉開架勢,著力構建與主城區及長沙、湘潭互聯互通的主干路網格局。同時,加快推進清水塘城市公園、灣塘山體公園、霞灣港生態景觀帶和濱江風光帶等生態景觀建設。
新城建設,關鍵在興產業。以動力產業、應急產業為支柱,打造工業服務、新興技術、總部經濟、創新創業、都市貿易5個活力集群,重點引進物聯網應用、硬件加速器、人工智能+、應急技術開發、應急裝備研制、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產業,構建“2+5+X”產業體系,打造“株洲·中國動力谷”技術策源區、核心產業延展區和國家級應急產業示范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