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西新聞網
2019-06-05 22:53:06
在百色市德保縣巴龍村,受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帶后露出笑容。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唐明洋 攝
在百色市德保縣巴龍村,武警官兵正在轉移受困群眾。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唐明洋 攝
在百色市德保縣巴龍村,武警官兵正在轉移受困群眾。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唐明洋 攝
搏擊洪流鑄方舟
——武警廣西總隊百色支隊搶險救災紀實
廣西新聞網百色6月5日訊(通訊員 李國闖 胡保衛)“天災無情人有情,感謝你們迎險而上、舍身救人,第一時間搏擊洪流、解救大家……”六一前夕,德保縣委縣政府將一封感謝信送到支隊。自5月28日救災結束以來,災區群眾紛紛以短信、微信、書信和網絡留言等各種方式表達感謝與敬意,夸贊官兵“危難時刻顯本色,不愧是紅軍傳人、最美百色兵” !
超警戒水位1米、2米、3米……5月25日開始,在紅七軍誕生地廣西百色,德保縣連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巴龍水庫水位不停上漲。
“洪水超出水庫水位3米,倒灌巴龍村,全村被困了。” 27日,百色支隊值班室從防汛、氣象、水利等部門,官兵們從當地朋友微信群、朋友圈中獲悉災情,“巴龍村6個自然屯近千人被困,水位還在上漲,截至上午11時許水位已上升2-3米”,立即吹響搶險救災“集結號”。
支隊一邊就近用兵,讓德保中隊官兵第一時間奔赴巴龍村,一邊率機動中隊官兵裝載5艘沖鋒舟從百色馳援德保。
一人多高的玉米、甘蔗被淹沒,三層小樓被淹沒二層,手機沒有信號……到達災區,眼前一片汪洋的景象令官兵們憂心忡忡,“不知道群眾自己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沒有,家里重要財產來得及轉移沒有?”
副支隊長張小兵將官兵分成七組,五組分別駕沖鋒舟進入洪流展開營救,另兩組混編入地方救援隊前往營救。
“小心!”一大隊副大隊長袁木軒下水走向被困女孩,一只腳突然踩空,陷進了洪流,沖鋒舟上的戰友緊張了起來。袁木軒憑借自身水性和平衡,馬上從鉆出洪水,繼續走近女孩,張開雙臂,“來來來!別怕,叔叔抱你出去。”
洪水不時打著旋渦、急流裹挾著各種雜物沖來,樹枝、水草、生活垃圾等不停地羈絆阻擋沖鋒舟前進,一些地段,官兵們不得不關閉發動機,一起用手劃或下水推。
戰士羅儲克先后下水推了20多次,水深的地方推不了,就上舟一起劃。雨一直在下,不少官兵由于體力消耗大、身體長時間浸泡水里,嘴唇凍得發紫。被救的群眾很心疼,勸官兵不要再下水推船,官兵卻說,“推著跑得快,快多一分鐘就能多救一個人,讓被困的群眾少著急一分鐘”。
然而,救援并非一帆風順,轉移老人時就很困難。有的老人不相信洪水會繼續上漲,有的故土難離不愿撤離。官兵將無人機拍攝水庫淹沒的全景和水庫倒灌進村的錄像給群眾看,挨家挨戶做工作,苦口婆心勸轉移。一位老人擔心家里貴重物資全被淹沒,任憑官兵怎么做工作就是不肯轉移,直到把貴重物資搬上舟,老人才同意撤離。
群眾多一分安全,官兵就多一分安心。受災群眾多,沖鋒舟上救生衣不夠穿,官兵就脫下自己身上的給群眾。有一次,一個大娘不忍心穿戰士讓出的救生衣,“00”后戰士葉旭勸道,“我們來救大家,總不能把安全留給自己,把危險留給你們吧”?
“洪水還在倒灌,我們必須天黑之前把群眾轉移完!”轉眼奮戰了11個小時,但還有100多名群眾尚未轉移,德保中隊中隊長劉宇給隊員下達完成任務時限。災情發生后,作為屬地中隊,他最先帶官兵到達災區,前后往返村里20多次,始終連口飯也沒顧不上吃。后來,被鄉親們發現,在反復催促下,吃了幾個蛋黃派。
洪流奔涌,時間流逝。夜幕逐漸降臨,災區能見度越來越低,救援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夜晚稍有不慎就可能翻船落水。
“村里還有幾人沒轉移出來,為安全起見,我帶三名同志去營救,其余人員到安置點幫助群眾。”副支隊長張小兵簡單安排完,在村干部領航下,帶著官兵再次深入消失在夜幕中。
“01、01,巴龍村最后一名被困人員轉移完畢。”5月28日,經過連續十多小時的奮戰,529名被困群眾全部救出洪流,張小兵通過對講機向支隊長報告。
洪峰險境救群眾,群眾寫信贊好兵。在其中一封來信中,群眾這樣寫道,“早就聽說過最美百色兵,今天經歷果然名不虛傳。你們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群眾,洪災里的你們就是我們的‘諾亞方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