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2019-06-15 08:55:06
“我把家人也帶到了非洲”
——記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艷萍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勇
“80后”廣西姑娘李艷萍,2008年從中南大學法語系畢業后,進入袁氏種業公司,隨即被派到遠在非洲的島國馬達加斯加,負責推廣雜交水稻。如今,她把丈夫、孩子、婆婆也帶到了非洲。
“我記得第一次到馬達加斯加是11月,下飛機的時候已是晚上,除了機場有點亮光,周圍一片漆黑,路上也沒有路燈,給人的感覺是這個國家很貧窮。那時候根本沒想到我能堅持到現在。”
在中國,雜交水稻早已家喻戶曉。但在馬達加斯加,雜交水稻直到2007年才被中國政府援助項目引進過來。李艷萍告訴記者:“水稻是這個非洲國家最重要的糧食作物,這里耕地資源豐富,但水稻產量很低。這里的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一開始很難接受雜交水稻這個新生事物——與他們祖祖輩輩種植的可以自留種子的常規稻不同,栽培雜交稻需要年年花錢購買種子。”
擔任法語翻譯的李艷萍,從2010年開始,主要任務就是培訓當地農民,并通過高產示范帶動更多農民發展雜交水稻種植,助力該國破解糧食短缺難題。
在每一個水稻主產區,在極其簡陋的房間里,李艷萍和同事們自備投影儀、電腦等設備,自制雜交水稻相關材料,給當地農民“傳經送寶”。“一天下來,常常口干舌燥,感覺喉嚨要冒煙了。我們團隊用的一臺皮卡車,3年跑了20萬公里。”
功夫不負有心人。3年下來,在馬達加斯加的博愛尼等水稻主產大區,許多農民逐步認識、接受并開始栽培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增產效果明顯,馬達加斯加進口大米的數量開始下降。這讓當地一些大米貿易商的利益受損。于是,針對雜交水稻的謠言甚囂塵上:雜交水稻是轉基因的;雜交水稻有毒,種了雜交水稻,周圍常規稻都被毒死了……
李艷萍和同事們不得不加大培訓力度,并請馬達加斯加農業部門也參與科普宣傳,廣而告之:雜交水稻不是轉基因的,它在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針對雜交水稻有毒這個奇怪說法,李艷萍和同事們趕赴謠言起源地伊塔西區了解實情。原來,那里發生洪澇災害,稻田中的禾苗幾乎全部被淹死,只有接受了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的一戶農戶種的大約1公頃雜交水稻還存活,并獲得高產。當地一個有一定水平的農業技術人員被人收買,故意散播謠言“雜交水稻把當地水稻的養分吸收了,所以雜交水稻沒死,當地水稻都死了”。李艷萍和同事們請該國農業部檢疫人員一起到現場取樣化驗,證明雜交水稻根本沒毒,他們又在現場舉行了一場雜交水稻科普培訓,農民紛紛拍手稱快。
李艷萍介紹:“為了實現‘馬達加斯加15%的水稻面積(20萬公頃)種植雜交水稻’的目標,我們想方設法跟當地小額貸款機構合作,與當地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同推廣雜交水稻。”
印度洋貿易公司是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袁氏種業公司海外子公司)在當地最大的合作方。剛開始時,印度洋貿易公司只嘗試種了5公頃雜交水稻,沒想到產量達到9.9噸每公頃,幾乎是該公司常規稻產量的5倍。第二年,該公司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公頃。
2017年,馬達加斯加政府把“推廣雜交水稻”定為基本國策。
由于工作成績突出,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李艷萍一步步提拔為副總經理。而她,也越來越愛上了那片土地。
“我把家人也帶到了非洲。”李艷萍的丈夫是長沙人。2014年準備結婚前,她跟愛人說,自己沒法離開馬達加斯加,沒法離開雜交水稻推廣。沒想到的是,從未接觸過農業的愛人不但非常支持她的工作,而且自己也跟到馬達加斯加工作了。如今,他們的小孩在馬達加斯加上學,婆婆負責幫忙照顧小孩,只有公公留在長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