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6日訊 近日,山東省人民檢察院發布2021年度全省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全省各級檢察機關按照省委、最高檢部署要求,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檢察領域改革和體制機制建設,持續加大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力度,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煙臺寧某品等人侵犯商業秘密案
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被告人寧某品在某能源服務公司先后擔任研發工程師、副總經理,負責油田井下工具的技術研發;被告人孟某超、遲某為該公司技術研發人員。2018年至2019年,寧某品先后注冊成立兩家公司,與孟某超、遲某合謀,利用三人在某能源服務公司工作期間掌握的油田井下壓裂技術信息,違反保密規定,繪制包含某能源服務公司技術密點信息的圖紙,用于寧某品實際控制的兩家公司,生產同類工具對外銷售。經鑒定,涉案9項工具圖紙中的技術信息,屬于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技術信息,與某能源服務公司主張的密點信息具有同一性。某能源服務公司因此遭受經濟損失人民幣337萬余元。
煙臺市萊山區人民檢察院積極發揮刑事訴訟主導作用,加強對商業秘密鑒定意見的實質性審查,準確認定犯罪數額。2021年9月28日,法院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寧某品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判處孟某超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判處遲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一審判決后,寧某品、孟某超提出上訴。2022年1月25日,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商業秘密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依法嚴懲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既是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客觀需要,也是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和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專業性強,檢察機關通過審查涉案商業秘密研發過程,申請有專門知識的人輔助確認技術秘密點,邀請行業專家對鑒定意見進行專業論證等,突出對鑒定意見的實質性審查,確保案件依法準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