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14 08:05:02
公租房由一個又一個的住房夢組成,其中有老有所居的安居夢,有成家立業的奮斗夢。住在其中,有甜蜜,有安心,也不乏一些小煩惱,小期待。
老有所居:結束14年漂泊租房路
王有聲夫婦和鄰居在新家過新年。
楊慧英和鄰居已經成為了姐妹,經常在一起聚會。
掰指一算,王有聲、楊慧英老兩口子在西蔣峪和苑公租房安定下來已有兩年多了。結束14年租住平房的漂泊生活,老兩口覺得“太幸福了”。
2000年,因為棚戶區改造,當時住在槐蔭區的王有聲一家選擇了一次性的貨幣安置,手里拿著五六萬的補償款,老兩口開始了漂泊的生活。“當時老伴兒身體不好,腦血栓,再加上胃還被切除了三分之二,所以錢都用來治病了。”楊慧英說。
為了省錢,老兩口在甸柳小區租了不大的房子,當時房租只要每月500元。但即使如此,老兩口仍覺得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王有聲說,他們是下崗職工,這筆開銷占到了當時月收入的1/3左右。隨著時間推移,房租也在不斷上漲,老兩口的負擔也越來越沉重。
2012年12月24日,濟南市出臺了有關公租房申請辦法的相關事宜,老兩口便鐵定了心要申請,這期間光準備材料,他們就跑了三個多月。2014年年底,老兩口終于結束了14年的漂泊生活,告別蝸居式的小平房,搬進了樓房。
“你說怎么能不感恩呢,政府真是為我們做了大好事。”王有聲說,現在的日子每天都過得很滿足。租住公租房的人很多,也有一些人對生活條件并不滿意。王有聲說,每次聽見有人說租的房子像“豆腐塊”“雞窩子”,他就特別生氣。“我就抑制不住地要和他爭論一番,咱能住進來真得感恩。”
如今的日子讓老兩口更安心,每月的退休金基本可以滿足生活的需要,每月的房租加上物業費也不過四百元,老人的身體也變得更好。老人剛住進來時,小區內配套設施還不太完善,經過兩年多,老兩口感覺生活也變得越來越便利了。“居委會再快點籌建起來,小區道路停車再有序些,就更好了。”
居有定所:80后小夫妻告別合租房
王有聲老人的漂泊是生活中無奈的被動,而濟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濟南的漂泊源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們遠離家鄉,來濟務工,希望通過勞動贏取一份有尊嚴的生活,而對他們來說,能否有穩定的住所就是在濟南能否有一個家。
于雷、李敏就是這數萬外來務工人員中的一對小夫妻。于雷(化名)十多年前在濟南的中專學校畢業后,進入一家工程測繪公司工作。2010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于雷回到老家菏澤結識了現在的妻子李敏。
“當時他已經在濟南工作了七八年,但那時候月工資也就千余元,離買房差得遠。”李敏說,結婚不久后,她就從菏澤老家來到了濟南。當時倆人就是“裸婚”,與三四個同事一起住在合租房中。
兩人的日子總是好過的,2012年李敏夫婦迎來了一個甜蜜的負擔,他們有了一個女兒。這之后,他們從南全福附近的集體合租房搬到了天橋區板橋一套兩室一廳的出租房中,與另一對情侶共同承擔每月1500元的房租。
“和合租的室友關系很好,做飯都在一起吃。”李敏說,與他人合租雖然要共用一個衛生間、廚房,難免會有許多不便,但是幸運的是雙方都比較寬容禮讓,當時就有點像“四口人帶著一個孩子,一起生活”。
“當時就想著日子這樣湊合著過,一點點攢錢,有一天能在濟南有個自己的家。”李敏說,能這么快有自己的獨立住所,她想都沒有想過。2013年,于雷從所在單位得知,自己作為沒有住房的外來務工人員可以申請公租房,2014年底他們就住進了屬于自己的“小家”。
“搬之前沒有想到配置能這么齊全,連抽油煙機和熱水器都有。”李敏說,現在屋子雖然不大,只有不到六十平米,但是自己總算有了個安穩的落腳地方,剛搬進來時女兒只有兩歲多,但她那時候也知道新房特別好,住起來特別開心。
老大剛出生時,由于在合租屋帶孩子不方便,李敏要經常帶著孩子回老家。現在,33歲的李敏即將迎來她的第二個孩子,有了自己的獨立住所,父母過來幫忙照看孩子也就更方便了。幸福對于李敏來說,就是在自己的小窩里經營著自己的小家。
物業貼心:工作人員像女兒一樣
李冠英和物業工作人員在一起聊天。
西蔣峪和苑公租房中的獨居老人李冠英雖然自己居住,但她并不覺得孤單,平時物業的工作人員在她嘴里就是“小妮兒”,“我沒有女兒,但她們就跟我的女兒一樣。平時一句一個‘大姨’喊著,讓我感覺自己特別受重視。”李冠英說,雨雪天時她要是走在小區的路上,遇到物業的工作人員,她們就會囑咐她,“慢點兒走,雨雪天別滑著。”
李冠英告訴記者,有一次鄰居家的馬桶堵住了,她幫忙聯系了物業人員,物業維修工及時趕到,“當時天都黑了下來,都到該下班的點兒了,但是人家一叫就到。”維修工到了之后,用了各種工具,但是馬桶仍被堵住,“他就俯下身子用手去掏,糞水濺了他一身。”李冠英說,“人家能不嫌臟嗎,但他一句不好聽的話也沒說。”
王有聲夫婦同樣對物業的細心關懷贊不絕口。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傍晚,王有聲在家做飯,“平時我做飯就愛用大火,那天又忘記開抽油煙機了。不一會兒,廚房和客廳就充滿了煙。我就把門開了,打開電風扇,想將煙吹出去。”
王有聲說,剛打開門沒多久,物業工作人員就跑了上來,“說看到家里冒煙,以為出了什么事情。”王有聲說,就是因為有這樣盡職的物業人員,他在這里住得很安心。平時王有聲家里看完的報紙,用完的瓶子,他都留下,攢到一起送給清潔人員,讓他們好賣點錢。“人家總想著咱,咱也得想著人家。”
讓王有聲住得安心的是物業工作人員,而讓他住得開心的則是鄰里街坊。公租房小區中住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們在一起互相陪伴,“住在這里就像住在養老院,環境好、空氣好,而且還像住在過去的四合院里。”王有聲說,有時候自己呆在家里一個禮拜不大出門,鄰居就會來家里敲敲門,看看怎么回事兒。
在西蔣峪和苑住了兩年,王有聲和街坊鄰居逐漸成為好朋友,平時經常約著逛街,有點兒好吃的都相互分享。“今年過年我就沒去湖南的兒子家里,和樓上樓下的姐妹們約好了一起聚聚,我們走了就不熱鬧了。”楊慧英說。
喜中有憂:狗多成患,鄰里有小摩擦
濟南清雅居公租房小區是目前全省入住規模最大的公租房項目,由12棟33層建筑單體組成,提供住宅共計6014套。來自濟南各個地方、家庭背景各異的數千戶家庭住在一起,相處中難免有難題。
2015年年初入住的老陳告訴記者,他已接近60歲,之前因為照顧年邁的父母,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去世后,因為房子同屬于幾個兄弟姐妹,他便自己搬出來一起住,直到申請進入公租房。
“剛開始也不適應,周圍配套不全,人煙稀少。”老陳說,所幸周圍的鄰居都相互照顧,自己也算有個地方住下了。但住下后,老陳發現每天住宅樓里都會有一些寵物狗的糞便,讓人十分不舒服。老陳說,申請廉租房的不少都是獨居老人,他們平時沒人陪伴,所以愿意養寵物做個伴兒。但沒有規矩的寵物狗經常是鄰里間發生矛盾的原因。記者了解到,不光在清雅居公租房,濟南多個公租房小區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背景各異、經歷不同的來自濟南各個地方的市民再次租住在一個小區,剛開始相處時的小矛盾也不少。“經常會因為一句話不對,或者停車占車位這樣的小問題著急,甚至會打起來。”老陳說,租住中許多人對生活感覺寂寞、煩惱。
“但情況都在慢慢地變好。”老陳說,現在小區內有了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可以讓社區內的老年人學畫畫、跳舞、象棋、電腦等等,每天生活變得有意思了。“哪天要是不過去,鄰居們還都催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