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18 07:35:02
在青島21路公交四方站,每天上午7點半左右,總有一名82歲的老人上車,一坐就是一上午,到了午飯時間方才下車。而這,只因生活太孤獨,擠公交就是為了“湊熱鬧”。
隨著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養老問題成了社會熱點。除了“老有所依”,除了物質需求,老人更需要在精神上有所歸屬。如何充實其精神需求,讓老人擺脫孤獨感,而今成了一道社會難題。
擠上公交繞兩圈,到了中午回家吃飯
2月15日上午7點半左右,正值青島的早高峰時段,21路公交車車廂內乘客很多。公交車到達四方站時,一名老人顫顫巍巍地上了車,駕駛員安郁鈞趕緊為老人找了個座位。
安郁鈞介紹,老人幾乎每天都在同一時間上車,因為21路線是環形線路,副站不用下車,于是老人在車上一待就是一上午,中午吃飯時間才離開。安郁鈞也曾經多次提醒老人,高峰時段車廂擁擠,并建議老人晚點出門乘車,但老人說自己平常也沒事,吃完飯就出來坐車。
老人姓崔,今年已經82歲了,平常住在兒子家。由于上了年紀,崔先生腿腳已經不太靈便。“每天吃完飯后,孩子們都去上班了,我一個人在家也沒事干,就辦了張老年乘車卡,每天跟著21路車轉兩圈,到了中午再下車回家吃飯。”崔先生坦言,擠公交車就是為了“湊熱鬧”,因為兒女不在,一個人在家很孤獨。
久而久之,21路線的駕駛員都認識老人了,并主動為他找座位。“我們跟老人都很熟了,老人也說,白天因為沒有人在身邊,心里不是滋味,在公交車上人多,出了狀況也有人給他照應。”路隊的工作人員稱。
老人約好坐公交,一邊觀景一邊聊天
像82歲的崔先生一樣的情況,每天都在公交車廂里發生。
“就在大年三十那一天,駕駛員還反映了幾個特殊的情況。其中有個老大爺一圈圈地坐在公交車上不下車,直到末班車了,駕駛員詢問后才下了車。”公交市北巴士的工作人員說,詢問了多次,老大爺才開口說自己大年三十也沒有子女陪著,在家里一個人也坐不住,只好坐上公交車出來“瞎轉”。
像其他城市一樣,近年來青島老年人坐公交車出行率占比較高。齊魯融媒記者從青島公交集團獲悉,目前青島公交集團的200余條線路,一年下來,老年人的客運量達1.1億人次,占青島市公交出行率的15%。“現在路面情況復雜,早高峰時間車廂內人又多,老人歲數大了,上車時腿還打顫,用這種方式打發時間真的很危險。”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張利青說,在其他路線的公交車上也不乏乘公交打發時間的老人,有的老人甚至約好了一起乘公交車,一邊觀景,一邊聊天。
“老人多半是因為太孤獨了,覺得坐公交不用花錢,趁著還能走動,能玩一天是一天。但卻忽略了高峰時段乘公交車并不安全這一狀況,萬一駕駛員緊急剎車,對老人來說是很危險的。另外,老人高峰時段乘車,也搶占了上班族的資源。”張利青說。
上海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從去年“五一”開始,把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的政策改為分年齡段發放補貼。一時間成為社會熱點,專家分析,這既給了老年人優惠,又避免了高峰時段老年人跟上班族擠公交。
推銷員像自己孫女,老太買了1.8萬元的床墊
老年人平時孤獨,自然就會采取方式消遣。一些商家則瞅準了“商機”,用各種方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從老年人身上賺錢。
在青島市北區興元路上,由于周邊的老樓內居住著大量的老年人,沿街的商鋪每隔幾米就是一個養生館。這些養生館的生意很紅火。
在一家健康管理中心的門口,排滿了前來體驗的老年人。“我們是個體驗店,只要腰酸腿疼都可以進來體驗,體驗時長每次25分鐘,現在已經有200多個老人成了這里的常客。”店面的負責人介紹。
“我每天都去這種養生店排隊,不光是為了健康,也是為了找個說話的伴。”76歲的張老太直言,老伴去世得早,子女又常年不在身邊,她經常與養生店的店員們打交道,有時都有把他們當成親人的錯覺。
張老太說,此前有個小姑娘賣保健床墊,她覺得小姑娘各方面都跟自己的孫女一樣,就是因為這,她花18000塊錢從小姑娘那買了個床墊,雖然后來床墊也沒有什么真實療效。
老年人物質需求不高,更在乎心理的安慰
中國老齡化社會正在加快到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楊燕綏教授指出,2000年,中國老齡人口比例達7%,已進入老齡化社會,2025年,老齡人口比例會達到14%,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根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青島市60歲以上老年人已突破150萬,占全市人口比例已達19.6%。也就是說,青島已經遠超深度老齡化社會的水平。其實,青島僅次于上海,是國內排名第二的老齡化城市。
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可社會對老年問題的關注度并不夠。有報道稱,青島有部分老人患重度精神疾病,而孤獨是其中一大誘因。調查顯示,青島的老人有兩成感覺孤獨。
青島市有關老年專家介紹,老年人的物質需求不高,他們更在乎心理的安慰和精神需求,因此,子女應關心父母的精神需求,多與他們聊天、溝通,甚至帶父母去旅游。實在沒有辦法照顧父母,可以幫父母報名參加老年大學,參加社區老年活動,排解孤獨。
專家稱,一些老年人因為孤獨去坐公交車、參加各種養生體驗,實際上排解的是寂寞。不過,老年人要擺脫孤獨還有更好的方式,比如學習新技能,可以和友人閑聊,或者打牌、搓麻。不愿與人交往和接觸的老人,不妨養個寵物,玩花鳥蟲魚,欣賞名人字畫和雕塑
編后語
哪怕靜靜聽父母說話他們都會開心
推銷保健品的為什么總會得逞,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懂老人的心理。
比如有的老人,平時總愁眉不展,一接到推銷員的電話瞬間眉頭舒展:“哦,小李啊,我們好的啊,哎呀你不要來看我們,恩,身體好的,下周講課啊,好的好的去的。”
一些推銷員把關懷發展到了極致,隔三差五打電話,多次登門拜訪,嘮家常、送禮物。進門就挽著胳膊親親熱熱地說話,爺爺奶奶喊不停,經常把老人哄得合不攏嘴。
就像稿件中所說,老人甚至把保健品推銷員錯當成了自己的孫女,心甘情愿去買東西。
人都孤獨,平時就想有個人能陪他們說說話,但是兒孫們日常工作忙,很容易忽視他們的要求。這時候,有個推銷員,姿態又低,又親切,三天兩頭送些東西,還給體檢,還能陪他們說說話,老人自然就對他們有好感。而子女,一開口就是“這個不準買,那個不準吃”,老人當然不開心。
我們要比推銷員做得更好,要抽時間多陪陪老人家,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除了關心他們吃飽穿暖,還要像對孩子一樣,了解他們心里在想什么。當他們嘮叨的時候,也不要覺得煩,耐心地聽他們說。就算你不說話,只靜靜地聽他們說話,他們也覺得開心。
中老年人群,對于健康信息的需求很強烈。當然,作為子女應該科學地引導,而不是讓他們去相信推銷員的勸說。現代醫學發展太快,各種疾病的知識、新進展,年輕人理解起來都有些困難,更何況老人。反觀某些“老中醫”,他們雖然滿嘴胡話,可是講得生動有趣,還能耐心解答觀眾的問題,老人也聽得津津有味。
在這種情況下,子女應該首先去學習一些老年人保健的知識,再通過合適的時機以生動的語言講給他們。其實,對于涉及科學方面的知識,孩子在老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低。只要耐心講解,老人更愿意相信自家的孩子。
具體來說,各種推銷保健品的人,一開始多是打著給老人免費體檢的幌子。子女要比騙子更關心老人的健康,定期帶他們去正規的機構體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人,叮囑他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耐心地跟他們解釋藥物的作用還有副作用,不要總擔心“是藥三分毒”;平時多跟他們交流,讓他們信任你,有任何健康問題都先問你,而不是問推銷員“小李”。
這樣,就算他們被保健品廠商盯上,也能及時發現,防止他們越陷越深。
血濃于水,如果子女對老人的關心多一點、陪伴多一點,老人自然更相信親人。各種忽悠人的保健品廠商也就無孔可入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