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壹點
2017-02-24 08:05:02
泰安泰棉小區,94歲的韓老先生癱瘓在床已經6年,連說話都很困難,但每逢有人前去探望,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夸贊家里有個好兒媳。自從老人癱瘓后,兒媳王寶華就一直在身邊照顧,端水喂飯、翻身按摩,伺候老人日常起居。她因此連出門拉呱、跳廣場舞都成為一種奢侈,但這一切王寶華都沒有一點兒怨言。
老人豎起大拇指夸贊兒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偉 攝
別人一提到兒媳
老人就豎起大拇指
2月18日,齊魯晚報記者來到韓老先生家時,54歲的王寶華正在給老人喂水。她在老人胸口墊了一塊毛巾,把一個小茶碗送到老人嘴邊,大約一分鐘之后,王寶華拿開茶碗,擦凈老人嘴邊的水漬。
“老人年紀大了,吞咽有些困難,喂水的時候得格外注意,茶碗里水多了,會嗆到他,水少了又喝不著。”在王寶華喂水期間,記者留意到,王寶華把家里收拾得干凈利落。
王寶華介紹,老人2008年和他們搬到一起住,在2011年身體出現不適,不能走路,隨后癱瘓在床,也就是從那時起,王寶華一直在老人身邊,伺候老人日常起居。“前兩年老人胃口挺好,現在不行了,每天我都想著法子給他做些既有營養又好消化的。”
王寶華每天5點就早早起床,先出門去接山泉水,回來后就馬上給老人做早飯。天暖和的時候,王寶華和丈夫會把老人抱到屋外曬曬太陽。老人喜歡聽黃梅戲和小品,他們會下載下來經常放給老人聽。
每逢有人來探望老人,老人都會很激動,雖然言語上沒法表達,但他會一直豎著大拇指,眼中含淚。“這是老人在夸兒媳,別看老人動不了,心里很亮堂。”幾位小區居民說。
孝心感動小區居民
自發寫稿贊揚她
記者一提起王寶華,在小區院里幾位打牌的老人停下來。“這個兒媳婦沒的說,因為照顧公公,她平時根本沒時間出門,偶爾碰見說不了兩句話就著急往家走。”
熟悉王寶華的幾位老居民介紹,原本王寶華可以找份工作,為了照顧老人,王寶華就沒再找。“自從老人癱瘓后,王寶華把心思全部放在老人身上,她照顧得很細心,老人精神好,身上從沒長過褥瘡,就是親兒、親閨女也不一定能照顧得這么好。”
2015年10月的一天,王寶華的丈夫騎電動車出門時發生交通事故,需要住院治療,但家里只有王寶華自己。“那時說實話有點著急,但沉下心想了想,老人住在我家,不能讓老人受委屈。”和丈夫商量后,王寶華雇了名護工在醫院照顧丈夫,她在家做好飯菜后,找別人往醫院捎飯。“我對象在醫院住了一個月,這期間我一共去看了五六趟,差不多站站就走。”王寶華說,家里交給別人,她心里放心不下。
王寶華的孝行,小區不少居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幾位居民謀劃很久想寫文章贊揚贊揚,但苦于“墨水不多”,后來,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受大家之托,寫下篇表揚稿。稿子最后寫道:當你老了,不能動了,如果能遇到像寶華這樣一位晚輩陪護在你的身邊,是何等的福氣啊!
愛心是一種傳遞
老人先樹立了榜樣
說起自己的所作所為,王寶華說,是老人給她給全家人樹立了榜樣。
“1995年,我婆婆生病癱瘓在床,那時候我們不僅要上班,還得照顧孩子上學,精力有限,只有我公公在那里照料。”王寶華說,逢年過節在一起,看著病床上的老人心里就很內疚。“后來公公說,你媽這邊交給我就行,你們放心上班。”
公公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婆婆5年,直到婆婆去世。“我曾問過公公,是什么讓他能這樣細心地照顧婆婆?公公說,他年輕的時候在外面打拼,很少照顧到家里,是婆婆一手撐起這個家,婆婆是他的恩人,他得感恩。”
這席話,王寶華聽在耳中記在心上。照顧好公公,讓他安享晚年,成為王寶華的一個心愿。面對大家的贊譽,王寶華說,其實她只是做了一個晚輩應該做的,也只有這樣做,她覺得自己心里面才踏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